书友会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中的设计 « 返回所有图书

设计中的设计 封面
现存2本,欢迎捐赠
  • :(日)原研哉
  • :朱锷
  • :212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2006.11.01
  • 一叶千鸟支付宝

8人打分,平均6.38

简介 · · · · · ·
  读原研哉的这本《设计中的设计》,我自认是从门外汉的角度闲看。据说此书2003年在日本出版后,先后加印十七次,可见其在设计业内的受欢迎程度。作者撰写的初衷是“想写本一般人也能阅读的书”,对于一个平面设计师而言,用一本书的篇幅把“设计”这个词语表达明白,实属不易。这个语词在我们的直觉里,总是被等同于
  设计师“主体创作性”的同义,似乎是设计师灵感的延伸,但是原研哉先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一开场就来些设计法则与技巧,他更关注设计师的内层观念在工业时代的体现,工业时代的生产线是各式的模型与容器,设计师的观念、思想则是不同的“流质”,通过设计师对“信息”形态的“认知”,使 “信息的美”最终得以 “传达”。
  这种“信息构筑”的设计也是广义上的“信息设计”:“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与洞察能力”。这句话或可代表作者的“设计观”,设计是我们观察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原研哉对设计的认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为核心而生发出去的,作者曾说过:“建筑是综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纺织品设计等只不过被看成被建筑统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间而已”。正是这种设计观直接决定了作者对“设计” 内部的理解,如果说在杉浦康平这里,设计之所以成为设计是最重要的,在“作品”里找到“造型”的源头,在天地人的“形式”里找到共鸣的造物方式;原研哉更关注的是“信息”的形态,他的“设计”是一个信息流动的“黑箱”,即设计学是一种潜在的“交流学”。
  这种信息不是无机质数据的堆积,而是“人体五官感觉所能提供的丰富情趣知觉对象物的情感体验”。这点在原研哉所倡导的 “REDESIG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的再设计”中,最能鲜明体现作者设计日常的“交流学”。佐滕雅彦所设计的“出入境章”,出境的是一个向左飞的班机,入境的是向右飞的飞机,飞行的意象以及向左向右的“区分对待”已经包含着一种“关注的体贴”,用原研哉的话,即“感动的萌芽”。在这里,设计品是内在的人际交流,在“日常的惊喜”中完成一种内在“关怀”。设计师面出熏把掉落的小树枝做成火柴的样子,其“篝火”意象的联想早已远离工业的机械,而具有理想燃烧的味道。原研哉自身的设计也是把目光放在如何传达更有效的信息上,在作者和阅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心照不宣的交流。
  原研哉对“设计意识”的重组和重新反思,是在信息时代的媒介特性的基础之上,看到书籍中“纸早已不是传播媒介的主角,我们要做的是将它从担当的实际任务中解放出来,回复到它‘物质 ’向度充满魅力的本来面目”。作者对书籍的功能性反思中,试图扩大“媒介”自身的信息表达方式,从以往的 “无意识平面”,转化为媒介‘物质特性’也是信息表达的方式。“在长野冬奥会上,原研哉建议使用一种特种纸,能够在字的凹陷处有冰一般半透明的效果,这种由”材料特性“生发的”联想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媒介“信息交流的范围和方式。本书的卓越之处在于建立一个用“信息学”与“交流学”反思设计学的空间。从以往来看,设计被牢牢捆绑在艺术法则的空间内,如今似乎在原研哉的视角中,都成了“信息”的不同形态。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端口,设计师似乎是站在这个端口的守望者。在“设计中的设计”,或者是作者的一个开放性的黑箱,它暗示着你,你不要挖空心思去思考黑箱内部的结构,是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感、艺术规律,这些设计元素通通都在黑箱里面,设计品只是在完成一种信息的交流,设计自身也是“信息之美”绽开的花朵。

作者简介 · · · · · ·
  日本設計中心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在《長野冬季奧運》開、閉幕式節目紀念冊和《2005年愛知萬國博覽會》的文宣設計中,深根日本文化設計理念的推廣。於《松屋銀座百貨》更新計劃中,橫跨空間到平面實踐整體設計的方向。在《梅田醫院》指示標誌設計中,則表現出「觸覺」在視覺傳達中的可能性。所策劃的「日常用品再設計展」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且深獲好評,此展獲頒全世界Industrial Design Biennale工業、平面設計兩部門大賞。自2001年起擔任無印良品諮詢委員會委員,其廣告宣傳設計也獲得東京ADC全場大賞。書籍設計方面,亦獲得講談社出版文化賞、原弘賞、龜倉雄策賞……等等,不論在日本國內外均獲頒許多的獎項與肯定。

UCD大社区 - 网址导航 - 讨论组
UCD大社区 - 网址导航 - 讨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