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好友 粉丝 偶像

作者:魏武挥  |   发布: (编辑)Tony   |   时间:2008-09-03 01:26:27 文字大小:- +

麦田蚂蚁网的创始人,是一个相当有些争议性的blogger。说他好的人能把他吹上天去,说他不好的人也能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但不管怎么说,以两千多的feedsky封装的rss订阅用户,说他是个知名blogger,总不会是错的。

贬 低麦田的人主要集中在“一个空头理论大师”的说法上,说他说了一套又一套的理论,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空谈理论有个屁用。不过,我想连麦田自己都不会承 认自己只是个理论家。事实上,我长期订阅他的blog,发现其实他考虑问题非常细节。无论蚂蚁网未来如何,麦田本身一定是智商很高的聪明人。一个很小的问 题,能够被他琢磨出很多道道来,其实,倒是蛮适合搞学术研究的。

麦田最近一篇blog的标题是:“好友”设计应该单向,还是双向。你可以看到,网络上通行的好友设计,也可以被他弄出上千字的文章,不可谓不细了。当然,夸他夸那么多,也是在夸我自己,因为,以下,就要展开我对麦田思考的再思考了。

先解释一下好友的单向双向问题。麦田没有过多解释,我这里罗嗦一下。假设网上两个id:张三、李四。所谓单向,就是张三无需获得李四的同意(许可),即可将李四列入自己的好友列表中。所谓双向,就是张三发出了一个邀请,在李四未许可之前,好友关系不成立。反之亦然。

麦田这样说:“单向好友功能,其本质是一种订阅关系”。深以为然。其实,这就是我一直鼓吹的将rss技术隐到后面去的 现实化版本。如果张三挑选李四做好友,事实上就是把李四blog的rss种子进行一种订阅,而张三可能从来就没听说rss。rss订阅网站(比如抓虾,比 如鲜果,比如google reader)是给有大批量blog阅读需要的准备,而大多数人,无非就是看几个blog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抓虾在发展社区,我以为道路没有什么错。

事实上,blogbus的群组也是遵循这个理念,只不过,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并不完善罢了。

再说一遍,这是一种典型的将rss后台化的操作手法:单向好友功能。目的:不是为了关系,而是为了阅读。

现在说一下所谓的双向好友关系,QQ等IM工具就是那么干的。因为IM工具重的是关系,不是阅读。

我 是这样理解张三对李四的好友邀请的:张三是李四的粉丝。如果用徐静蕾做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我粉徐静蕾很久了,所以我对徐静蕾发出了一个好友邀请,徐静 蕾当然可以有三种选择:同意、拒绝、置之不理。如果徐静蕾同意,我就太荣幸了,那么,在徐静蕾的好友列表里,就多出了一个好友名字:魏武挥。而我的好友列表里,也可以出现一个好友名字:徐静蕾。

徐静蕾也可拒绝。拒绝的话,双方的好友列表里都不应该有任何新的变化。那么,徐静蕾置之不理呢?

那么,魏武挥的好友列表里就应该多出一个分支(或者说,和好友列表平行):我的偶像。而徐静蕾的好友列表里也有这个分支(或者平行):我的粉丝。

偶像和粉丝,重的不是关系,而是阅读。我作为徐静蕾的粉丝,她的每一篇blog文章我都不能省略,当然是阅读层面的事情。而在徐静蕾那里,魏武挥写了什么blog,她是不会知道的,也不需要知道。

在这个基础上,我就不同意麦田的观点了:要么单向,要么双向,不要试图同时单、双,那是小聪明,会增加用户困扰。我觉得,不会有任何困扰。

总结一下:好友的双向设计,是应该考虑偶像和粉丝的“关系”的,因为这种明显不平等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杨丽娟是不会放过刘德华任何信息的,而反之,根本不成立。

至于说会不会困扰用户,我以为,用户不是琢磨网站模式的人。在一个网站上既可以获取内容,也可以建立关系,这种网站,我想是多了去了的。至少我觉得豆瓣就可以做到。

顺便说一句,我写完以后,发现麦田在donews的blog上底下就有人回复说了friends和fans的关系。唉,麦田的blog实在太多了,我就知道至少有四个。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好友   |  类别:信息和交互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