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闲言碎语:基础究竟是什么

作者:Lytous  |   发布: (编辑)kent.zhu   |   时间:2010-03-25 22:58:23 文字大小:- +

长期以来,总是阶段性的有设计方面的学生或者入门小白在邮件、QQ、MSN等渠道发表一种焦虑:我的基础不太好,请问我能从事设计工作么?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一般有两个反应,第一,我觉得这个问题太大了,有点自我否定的意思;第二,你自己都知道基础不好,就去补基础啊,跟我扯什么闲话。后来我发现这样想有点不仗义,首先对方也许是瞧得起我,想问问我该怎么办,其次他们可能觉得我的“基础”很好,以便取到真经,避免被某些混子骗去钱财。对于“基础”的定义,各人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在设计上来说,我只能从我自己的理解来聊,它不是真理。

其实关于有没有基础的疑问不集中在自己没打好底子,而是担心自己能不能继续下去,如果你刚踏入这个行业,自己底气不够也许会上演如下戏码:基础不好 — 信心不足 — 畏首畏尾 — 难以作出成绩 — 满头是包 — 收入降低 — 没有成就感 — 究竟还要不要做这行? 类似的疑问我在人生的某些阶段也曾出现,换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并不困难:

1. 设计的基础不是绘画的基础

“我觉得我的基础不太好,我是不是该先学学素描呢?” — 这是一般的开场白,这种还算沾点边的,更离谱的我就不例举了。如果你一定需要一个答案,我可以告诉你,设计和素描一毛钱关系没有,素描学了可以陶冶情操,但不能帮助提升设计能力 — 如果你偶尔要用素描知识画点素材,改善视觉的表现,那么是可以的。设计当然是和美有关的,但设计跟偏重于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改善品质,而不是艺术表达,产生这种误会和我们从小接受的狭隘的美术教育有关,曾经我也认为提到和“美”有关的玩意,都是和绘画、书法、舞蹈有关的。

设计是一个现代商业社会才有的活动,它在思考方向上可以借鉴一些艺术的视角,但是无论其目的还是应用领域,和艺术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那么绘画的技能是不是不学也可以呢?我觉得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创作介质的丰富,绘画技能可有可无,但是掌握一定的手绘能力(比如快速绘制草图等,这在工业设计上相当重要)还是很好的 — 我的意思是,你不要把绘画技能等同于设计技能,素描也绝对不是设计类专业学生应该上的第一课。

如果把大学阶段的设计教育分为几个时间点的话,那么我认为以下技能方面的培训应该各有侧重:手绘能力(包括草图、造型、工具创作等)30%,计算机实现能力(设计软件、网络使用、知识管理、资源整合)40%,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对设计对象(包括产品和人)的沟通能力30%。如果你能把上述几点都严格做好的话,那么毕业后我相信你至少是一个合格的设计类毕业生。

2. 生活经历与教育经历

国产平面设计界言必称靳埭强、陈幼坚、韩家英等大师,觉得设计嘛,就是要靠积累,经验,资历…….是的,我不否定,但是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经历也不会把你变成和他们一样,人物与人物之间不具备可复制性,你愣头愣脑的混到40岁,也可能只是个菜瓜。设计的基础积累其实从你生下来就已经开始了,你的生活经历告诉你社会的规律,人和人的情感问题,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你接触到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构成你思维中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如何才能使你的作品聚焦到准确的问题上就是作为设计师的你要解决的;你的教育经历决定了你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我说的不是你考上哪个大学,拥有什么文凭,而是在教育过程中自我的认识是否足够,如果你运气好,遇到一些不错的老师,那么你会少走点弯路,不幸的是,大部分国内的设计院校都是在制造这种弯路,为了你自己的前途,建议你熟读以下规则 – 节约一切时间只要应付好考试,抓住一切机会更多的接触社会。

你的基础来自于是否主动从生活中察觉关于“设计”的部分,其实我们说观察,但是有的人斜视,有的人近视,有的人有眼无珠,自然差别是很大的。我小时候(上世纪80年代)挺喜欢看港台电视剧,除了那些狗血剧情很容易打发时间外,我特别喜欢看片尾的那些字幕,有很多港台广告赞助的客户公司,会在片尾打上自己的LOGO,那些LOGO我觉得很漂亮,我就自己画一画。这基本上算不得是设计的练习,但是这种习惯却让我保持了对视觉设计的足够敏感,你要说这个是你的基础么?我想也可以说是,但我没法教给你,因为发生的阶段实在太久远。

如果你已经起根上给耽误了,那么我建议你从你的小孩(也可以理解为你的员工?)做起,认真观察他的兴趣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质,为其选一门值得他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设计观察”。远比花上高昂的学费去学什么中国人压根看不懂的芭蕾舞好得多 — 恩,我当然不是说芭蕾舞很难懂,至少我想装B的时候也会看看。

3. 好的审美观和理解能力

我们的生活中缺乏审美,你走到外面看看就知道能记住的建筑不多,能入眼的广告很少,能欣赏的服装有限,这是一个社会时期的真空,我们暂时也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自我要求进步,看一看那些能被称为经典又不乏味的著作、摄影作品、设计图书、日常生活用品,从小处慢慢改变你的“设计空间” —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设计的空间”,你在什么样的空间中生活,决定了你的视角和胸怀,还有你的审美能力,因此一个充满土鳖和土鳖物质的环境会让你最后也变成土鳖。

审美除了天生对于形状、颜色、比例、节奏的敏感外(这有可能得益于胎教和生育环境,但是没有数据支持这一传统说法),都是靠后天训练的,关于如何提升审美能力,我几句话是说不清楚的 — 如果你是我生活中的朋友,最多也就和我维持一个水平,如果不是呢?那就自求多福,自找退路 — 当然,对于更多审美能力优秀的人来说,我也许也是个土鳖。审美一定是存在于环境和历史条件中的,没有绝对的最好与最差,时间能把一且丑陋都涤荡成美好。

理解能力就是个人性格和教育使然,所谓好的理解能力我觉得是:同样的一个东西,一个事情,一种现象,你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都去考虑,最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思路进行判断分析,不因为大多数人的影响而放弃正确的决定。对于设计师来说,这种品质尤为可贵,如何培养理解能力呢?尽量找到事物的真相,如果一件感性的事情你暂时看不透,也不要相信五毛党的一根筋,或者愤青的两头堵,从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方面找原因,远比看一篇天涯的帖子来得客观。好的理解来自于好的材料和沟通,选对材料,材料告诉不了你的,就找对的人来帮你分析。

4. 热情和时间的投入

这两点是你将来能从事设计这个行业的真正基础,做设计在我国目前暂时还是一个技术性的事情,那么必要的时间投入可能会影响你的娱乐、交际、无聊的癖好、甚至赚钱的打算,你是否还愿意坚持?连续2周的加班赶稿,没有加班工资,你是否还有可能保持对设计的热情?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比较难,我相信我所知道的优秀设计师,至少不是迫于生计才来做设计的,从业之初他们都是带着对于设计的憧憬与理想而来,尽管脚下荆棘密布,陷阱无数,却也没有降低他们丝毫的热情。中国的设计圈子里,还有多少人保持着这样的热情,你或许是为数不多的那一个。

要保持热情很简单,你只要把握住你做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就好,比如:你设计一个杯子,因为人体工学的优化使老年人跟容易使用,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只是每天在印刷厂批处理大量的喷绘图片,你干的事情就是机器可以替代的事情,对自己来说意义不是很大,你要赶快提高自己的附加值。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我们为了生活,为了养家,做这样的事情有什么不对?难道没有意义么?” — 是的,生活的压力是每个人的意义,但这已经不是设计的范畴,它已经变为了糊口,也许你正是安于这种现状,导致你一直无从进步,并非你没有理想而是现实让你没有胆量抛弃很多东西。

5. 家庭、环境、理想的土壤

这就是最终的现实,作为想进入设计行业或者设计院校刚毕业的朋友,我不得不告诉你,你是否能成为一个设计师,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头撞南墙才会停止的称为SB,懂得适时往北墙调头的称为NB — 设计师说到底也是工种,工作的价值体现在是否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上,有部分朋友认为设计看上去不累,轻松画点图,就有几千的薪水拿,坐办公室,吹空调,动动鼠标就行,那你就太二了。在我天朝,除了公务员和富二代,任何行业都有其他行业不知晓的辛苦和付出,工作仅仅是工作,薪水是由于绩效带来,和农民比起来,农民至少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和工具(当然,所有权是国家的),而设计师使用的电脑还是公司的,不能带走。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东部较发达城市的设计师看上去像那么人模狗样的,内地二、三线城市也有一大批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他们也许挣扎在客户的不断挑剔和侃价中,也许挣扎在老板随时用更低薪水招来的毕业生的威胁下,也许挣扎在信息闭塞无法提高的环境里,更有可能因为年龄逐渐增大而“被辞职”……. 我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开始都有一颗为设计投入的心,却换来看上去并不美,实际上也并不美的生活。在中国做设计不是赚钱的行业,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设计就是生产力,那只不过是国家面子上的一些说辞,我们离设计还很远 — 如果你有一个沉重的家庭负担,如果你所在的环境确实艰难而闭塞,如果你的教育中从来不曾出现有对“设计”提出要求的字眼,我想为了你的生活,设计并不是最适合你的行业 — 你可以热爱它,欣赏它,但不要把它当作你的事业,因为从业需要一段蛰伏期,这个期间你也许会饿死。

要是你短期内抱有“非设计我不干”的激情,没有家庭病患、子女生育、较低学历、经济困难的压力,那么我支持你投身到设计的大潮中,没准儿你就是下一个弄潮儿,而你的这些坚实的后盾,正是你可以义无反顾的本钱。我想推荐大家看一个电影,北野武的《阿基里斯与龟》,你会明白坚持并非那么牛B的品质,付出的代价也许你无法挽回。

在理智的看清自己的现状后,你最后会明白属于你的设计的“基础”是什么,你需要谁的帮助,从哪里开始努力,当然,就算理想在现实面前如此脆弱,你们也还是拥有勇敢的心。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周董的闲言碎语   |  类别:设计之外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