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liquidroc.name......-vs-data.html

猜测vs数据:作为设计建议的原则

作者:Roc  |   发布: (编辑)稻草   |   时间:2009-08-25 20:35:31 文字大小:- +

原文标题:Guesses vs. Data as Basis for Design Recommendations

作者:Jakob Nielsen 版权所有

翻译:UCDChina翻译小组,Roc

摘要:即使再少的经验数据(比如,观察2名用户)也能极大提高做出正确UI设计决策的几率。

提供调整字体大小的功能给用户,还是简单的依赖于浏览器的自带功能?这个问题最近在一个交互设计的讨论组中被提了出来。

有12人回应了该问题。大部分人简单说了说解决此问题的意见。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所有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但有6篇跟帖就什么才是最好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2/3的跟帖纯粹出于自己的想象,而另外的1/3则是基于用户观察的经验数据。

猜测派

  • “现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熟知如何在浏览器中把字体变大。”
  • “需要调整字体的用户会通过浏览器去实现;这并不困难”
  • “已经不是95年啦;不是所有的50岁以上的用户都和菜鸟一样,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如何在浏览器中调整字号。”
  • “需要增大字体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这类用户群往往是最缺乏调整设置能力的”
 

数据派

  • “我不得不为我父母手动设置(功能),而对于超过65岁的老人,越来越多的能力,像调节字体大小这类难以发现的功能,都在以惊人的速度离他们而去。”
  • "I've observed usability studies on sites that included text resize widgets [...] most, if not all, the participants [...] had no idea what it was." RIGHT
  • “我曾对站点进行过可用性研究,包括文字调整控件[…]大多数情况下,参与者[…]对它毫无概念。”

数据派完胜猜测派

准则大致是这样:使用相对大小的字体以便于用户调节(如果他们知道怎么做的话),但是默认状态下字体就应该是大而清晰易读的。基于大量的观察表明,许多老年用户不具备调整字号的能力。

我们讨论组中的案例,

  • 提供额外数据的设计师获得了100%的正确率
  • 而那些依靠个人主观判断的设计师正确率只有25%。

最引人注意的是, 75%的猜测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向这些人咨询建议还不如靠掷硬币得到答案。

在这个简单的案例中,基于对于真实用户最小数量的经验观察的设计建议使其正确率翻两番。

慎 之又慎:虽然从父母亲处获得数据总比没数据要强,但我并不建议你将设计的决定建立在家庭成员身上,因为通常他们都比一般用户要聪明。(因为你是了解可用性 知识的那部分聪明人中的一个。)我们从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中得知,相对于,一般的儿童和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会碰到更多的困难。

两个用户的测试也优于猜测

虽然我们关于字体大小的案例仅仅基于很小的一组数据反馈。但另外一组基于更多数据反馈的案例也印证了相同的结论。

我们测试了两种不同的显示银行账户信息的方式,每个测试都由76名用户完成,一共152名测试者参与到这项基准测试中。我们要求用户完成诸如检查他们账户余额,并找出当前该银行提供的利率水平这样的任务。结果如下:

可用性标准 设计 A 设计 B
成功率(通过四个任务) 56% 76%
完成四个任务的时间(分:秒) 5:15 5:03
主观满意度(1~5等级,5是满分)  2.8 3.0

 

在所有的三项可用性属性中,版本B的设计得分更好,虽然只是在成功率上体现出大到具有统计意义的差异。但总的来说,B优于A是毋庸置疑的。

(和 上面的研究相比,有时候不同的设计在不同的可用性方面上各有输赢。例如,一个设计可能让用户更能完美的达成目的,而另外一个则在完成速度上给用户一臂之 力。在众多的案例中,你也许要做出权衡,或者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你需要创建额外的第三份设计,以便将前两者的优点结合。)

在这种情况 下,我将设计A和B展示给21名正在上互动设计课的学员,并问他们会选择哪一个方案给银行方面。完全依靠猜测去选择谁是最佳设计的他们,获得最佳设计建议 的概率是50%。也就是,都比不上掷硬币来得好。(相信我,节省咨询费的一种便捷方式就是问你口袋里的硬币。)

接着,我让另一组上着同样课程的38名学员去做测试——两个设计,每种都有两名用户。果然,依靠2名用户行为得来的经验观察做出的选择,其成功率是76%。

从 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结果,每个设计中的仅仅2名观察用户让错误率从50%锐减到24%,足足一半。当然,如果你正谈论一个高投资回报率的设计决定的 话,24%的错误概率还是差强人意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在每个设计上,我们需要测试更多的用户(我通常建议是5名用户。)

尽管这是小到不能再小的研究,但在每个设计中测试2名用户,远超掷硬币般的猜测,极大提升了设计建议的质量。

(在这份研究中,两个版本在对测量研究的重要性上表现的都差不多。如果你拿粗略的原型和完备的效果图去做比较的话,你将倾向于数据。) 

当猜测错到离谱时

比较我们的两个案例研究,在文字尺寸案例中猜测一方的表现差到不行。如果有人基于这些臆测出做设计决定,做出的3/4决定都将是错误。在银行的案例中,他们错了一半。

那么,这些可怜的讨论组为什么去做猜测?答案就在下面这两句:

  • "It's not 1995..."
  • “已经不是95年了……”

遗憾,太多的Web设计师拒绝相信可用性研究结果会在长时间发挥作用。“过去困难的事情,如今一定要简单许多”的念头导致许许多多的网站走向毁灭。

当我们真正的研究真实用户时,我们发现用户学习技术的速度是如此之慢,使用花哨网站用户其能力得到的提升是如此之少。此外,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关心学习诸多花哨功能的用户如此之少。用户只想登入页面,获得自己想要的,然后退出。他们没有想过要去学习。

猜测的错误原因就在于许多的设计师不假思索的想要相信先进设计带来的潜力。他们不会想象到,对于他们钟爱的技艺只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是的,在最近的测试中,我们的确发现,用户在技巧掌握上有了些许进展,但进展微乎其微;在未来的十多年内,你最好还是继续相信,简单才是取胜关键。)

一点数据带来很大帮助

在我所列举的两个例子中,哪怕只提供了极少的经验数据之后,设计正确的可能性都大幅提升了:不管是你的亲人,还是挑选2名用户测试。

当然,数据量再多一点肯定更好,但任何数据都比没有好。(扪心自问)在手头上还没有任何用户行为的经验数据的时候,你做出了多少设计上的决定?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UCD翻译小组   |  类别:信息和交互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