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lovelyrosa.com/blo....../archives/314 |
||
我现在还记得2006年2月3日那一天,同学小强兴致勃勃的给我推荐了一个网站,说来玩这个吧,他们的模式非常喜欢。那个时候正是web2.0网站接二连三冒出来的时期,每天我都会在不同的网站上注册,试用他们的产品。成为了豆瓣的用户就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为止,豆瓣已经陪伴我5年了。在大学期间我通过它找寻有价值的图书,收藏好听的音乐,推荐印象深刻的电影,参与稀奇古怪的讨论话题,工作后一个人孤身一人在外地,豆瓣同城让我的业余时间丰富多彩,期间也认识了很多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包括我的另一半,也是很戏剧的通过豆瓣同城而认识的。 不由自主的研究豆瓣,就像喜欢一个人就会自发的关注一样,不光是她的现在,还有过去,将来。豆瓣的成长经历了漫长过程。一直想写些关于豆瓣的感想,以下的仅代表个人理解,希望能和业内同行有更多交流。 ●2004年9月杨勃(阿北)为自己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且将这个网站命名为“驴宗”,在论证这个商业计划时朋友的建议让杨勃放弃了“驴宗”,将眼光投到“书”这个更宽广的领域。 (如果那个时候没放弃,会不会成为中国的tripadvisor?)
这时候的豆瓣还像一个大广场,每个人在这里都是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高兴了进小组讨论讨论,加个臭味相投的朋友;不高兴了,自己闷头加收藏,以书会友,没准豆瓣推荐给我“口味最像得人”还真能聊得来。广场—>个人—>朋友—>个人,不断完善个人profile,豆瓣还是在默默收集着用户的数据。(翻墙的朋友可以访问www.archive.org看到当时的豆瓣页面) ★05/04/20针对用户和小组推出个性化域名服务。 (我的) 这个时期的豆瓣还是在优化个人profile以及发展用户数量,就像盖大楼,只有做好用户基础数据,才能进行海量和精准的数据分析,细分类目、产品,这些是豆瓣上最重要和有益的内容。另外,网站在功能设置上很注意与用户个人站外BLOG的关联导引,鼓励并教导用户把豆瓣的图、文通过URL的形式作为个性内容补充到个人的站外BLOG中,是一种与市场领先产品主动结合的开放性市场推广思维。 2006年7月的豆瓣首页部分截图: 广播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通过“我的”分享,发现,评论发现志同道合者。 312,293本书如果都通过运营上传会疯的,UGC的力量再次凸现出来。 ★2005年7月18日,豆瓣音乐单列开通。 这个时期的运营明确对目标用户群进行导向性的划分,由此而来是更广范围的用户辐射作用。而在用户表现活跃之际,豆瓣网就顺势推出了针对用户的系列个性化服务,令地区用户此后增长明显。 据2006/4/7—2006/4/18时间段内页面观察所得页面观察数据所得: ★07年1月31日,豆瓣发布了豆瓣9点 相比于“我读”、“我看”、“我听”,豆瓣不满足只知道用户的这些信息(隐私),“我上”要走的更远一点,因为用户贡献的似乎的不是内容,而是内容索引,用户为了自己索引方便,把自己上的博客都添加到豆瓣的数据库中,真是努力啊,:)。当然从另个层面上讲,索引也是内容,特殊的内容。从这里豆瓣也可以得到用户喜欢上哪种类型的博客。有了用户创造内容,再进而获取信息,再创造,循环是奉献和享受的良性循环,这个循环可以帮助豆瓣的循环增长。这就是“豆瓣9点”。可以说“豆瓣 = Web 2.0 + Search 2.0”,帮助用户“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会比google更具有竞争力和精准性,完全根据用户进行个性化推送,看看现在的搜索结果就知道了。
★07年4月11日—07年11月12日,豆瓣又推出了新功能:
豆瓣广播(miniblog) (伴随着将“想读”、“在看”、“撰写了新评论”等操作提醒也纳入到语录通知的范围后,语录也随之更名为广播)。
半公开小组和私密小组 (讨论加入了隐私性,保证了对话的纯粹性)。
W3C优化 (性能提升)
我和别人的共同喜好 (看到他与你之间最“臭味相投”的内容,有时候决定了你是否加一个陌生人为友邻的关键因素)。
小组分类 (为了避免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为此豆瓣采用了15分钟名组以及横向打通小组之间的关节(喜欢这本书的成员也喜欢去的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也常去的小组)等方式来开源引流,最终,有了今天的小组分类。自10月1日功能上线后,现在隶属各个分类里的小组已有近8000个,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备注:带●标志信息为网站市场规模发展情况,循相关新闻报道整理;带★标志信息为网站功能服务发展情况,循网站站务网志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