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博客圈有一个关于博客与网站的话题吸引了一批 Blogger 参与讨论,核心思想是随着 Blog 的普及,博客在内容呈现、媒体架构上都有一些局限,同时 Blog 与网站的区别也越来越含糊不清,由此在UCDChina 引发了更多关注产品设计、框架结构的讨论,非常有意思。对于这个话题有几点想法,班门弄斧,记录一下。
1)关于 Tony 所提到博客架构的媒体局限,我深以为然。我最近在监控 Blog 流量时发现,访问深度(PV/IP的比例)不到2,说明大部分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访问,RSS 订阅的老用户不存在这个问题)都只会看着陆页(Landing Page)及博客首页,这对于以“自媒体”自居的博客来说,是很尴尬的。
2)就 WordPress 来说,如何避免这个尴尬,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办法:
- 通过优化导航栏和 Widget 侧边栏:比如建立 about、avchives、resume 页面展示不同的媒体属性、梳理文章结构显示热门文章、为新用户撰写订阅指南等等。
- 通过 tag、内部链接关联相关内容:对于某一话题做好相关度引导,最大程度为用户呈现相关文章。
- 优化着陆页:以 Marketing 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为用户提供更加周到的信息呈现,比如提醒订阅、推送相关文章等。
- 优化首页:以 CMS 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博客内容,我称它为 CMS 2.0,其背后思想类似于利用 WordPress 页面多层结构,利用大量的页面交叉、层叠展示文章。由此引出博客与个人网站的区别这一话题。
- 控制信息发散度:对于分类、tag 的使用要做好控制,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 tag 和分类下的文章都是有用的,降低了用户迷失在信息世界的可能性。有时候,不要给用户太多选择。
- 梳理信息结构:对于有一定文章数量的博客来说,可以整理出年度最受欢迎文章,并将链接放在导航栏。
- 提供高效站内检索:WordPress 自带的搜索的确不太好用,可以使用 Google 自定义搜索提高效率。
3)个人网站能够将个人的所有情况都呈现出来,而博客 70% 以上的内容都是通过时间线来串联的,这的确不利于用户了解这个“自媒体”的更多内涵。上面说的通过页面导航各个侧面展示媒体属性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用户。
4)我一直认为,网站适合作为“严肃的”单向信息发布平台,空间(比如 QQ 空间)注重以个人为中心的一系列展示和互动(Profile、日志、Miniblog、视频、留言、好友等等),而博客更注重的是基于文章内容的“对话”,从这个角度来说博客的确是 Web 2.0 的典型代表。
5)因此,只要还是博客,依据时间线来呈现文章的思想将一直存在,尽管 WordPress 在这方面正在向 CMS 的方向转化。我很赞同小容的观点,保持博客的个性和独立,是很重要的。
6)对于一个有意向媒体方向发展的博客来说,应该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维度向读者展示文章,需要从博客最初建立就做好相应规划。比如小容博客过去由于域名混乱就给我带来不小的困扰。
7)由于老冒博客的大调整,我现在只通过 Google Reader 阅读而不浏览网页了,对于不能针对文章进行评论的博客,可以不用叫“博客”了。头部那个利用 Google 账号登陆、更适合老朋友/读者进行问候的留言框,的确给了我很大的困扰,这个对于博客的“对话”没有什么作用。对此很赞同行云流水泵的观点。
8)很喜欢 UCDChina 的话题集合和网站定位。虽然我们有 Google,还有基于语义分析的玩聚SD,但这并不能保证我们主动获取的、被推送的信息是真正有价值的。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更加严格的信息筛选机制,UCD 大社区和 Keso’s View都是这样的筛选器,如果能够保证数量,我想甚至有人愿意付费获取这样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