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
邀请肯定不单是为了营销而存在的,但我这里把范围缩小一下,只谈论与营销相关的部分。 1、营销背景 单独看邀请,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我们需要将它放到大环境中。 譬如gmail当初的邀请为什么成功,我们可以分析出跟很多原因,譬如google的品牌、功能的领先、用户的装*心理等等,如果想列,还有很多,但就像有些同学所说:“人家那是有人家独到的地方,关键是我还是不知道我能不能用邀请?”,其实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所以我换一个角度,从厂商的角度、利用消费者行为学的观点来分析。 再缩小下范围: 邀请要想成功,必须要有邀请者与被邀请者的共同参与。 但我在这里暂不谈论邀请者,而重点谈论被邀请者的参与。
上面说到gmail邀请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产品、市场环境、用户这3类因素,如果只是将邀请当成一种营销手段的话,可以归结如下图所示:
这3类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决定一个用户是否愿意尝试gmail这个产品。
2、消费者行为学方法 如上图所示,一个用户购买决策的形成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消费者行为学里面将用户对某款产品的态度分为几种情况:
如上图,我们要想确定某产品下一步的营销计划,必须得先了解我们的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态度在哪里,比如大部分处于P1的位置,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如何选择媒介提高认知度的问题;如果大部分处于P2的位置,那么我们可能定位、与同类产品差异化方面出了问题。
受这个方法的启发,那么我的观点是:判断能不能用邀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我们的消费者态度、或者预期消费者的态度做一些判断。
3、认知考虑率 互联网产品、或者网游产品多属于服务类型的产品,对于服务型产品,关键是能否让消费者尝试。所以我提出了认知考虑率这个词,考虑率意即愿意尝试的概率。
这里面其实分3个概念,认知率、考虑率、认知考虑率,比如100个用户,知道某产品的人为50人,愿意尝试该产品的人10人,那么:
A、 认知率 要想提高认知考虑率,其实认知是第一步。我们很多时候见到邀请邮件,或者QQ里面好友发来的邀请信息,都会置之不理,其实就卡在认知这里,更不要说考虑尝试该产品了。 B、 认知考虑率 即使知道你这个产品,却不想用,那就是认知考虑率低,譬如整天收到kaixin的邀请邮件,却讨厌至极一样,这时候用邀请反而会起反效果。 4、 对于认知考虑率高的产品,可用邀请的方法 我们研究完消费者,如果判断其认知考虑率高,或者可以预期其认知考虑率会比较高,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邀请的方法来促进营销,反之则不建议使用。 之所以我在开篇说单独看邀请没有什么意义,原因在于邀请往往不是被单独使用的,而是跟其他营销手段结合在一起。 我们可以用此步骤(超简单一说): I、 判断消费者情况 II、 比如大多数处于P2,那么我们立马用邀请就没有多大作用,这个时候可以结合其他手段提高考虑率,比如: 譬如通过产品本身改造、公关、广告等手段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期待值,从而提高预期的考虑率,这样邀请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5、“邀请”是什么? 北京ucd书友会总结里面提到了一句话,“邀请推广的主要适用产品类型: 1. 社交属性产品”,我不是很确切理解社交属性产品是什么意思,但按我个人的理解,我不太同意此看法。 我的观点:邀请不是互联网特有的,传统行业有更多邀请的做法,譬如做传销,其实就是不断邀请身边认识的人参与的一种方法。 所以从这种观点来看,邀请(或者在互联网产品里给自己起个名字叫邀请)或许可以看做口碑传播的一种工具。譬如gmail的邀请,可以理解成这样。
邀请的类型: 昨天谈论到邀请的类型,说到email、im等等。 但我今天想想,这些都不叫类型,这些只能算是渠道的差异,方式还是一致的,都是类似于传播的方式。 而且邀请的关键也不在于渠道本身,而在于通过什么渠道能够有效控制用户的认知尝试率。
6、邀请能制造稀缺么? 有人说,邀请这种方式能够造成稀缺性。 但我认为:稀缺性是本身具备的,邀请无非是让用户感受到了这种稀缺性,或者夸大这种感受而已。 所以这也是用邀请的好处之一。
7、最后 本来我觉得邀请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但越琢磨越觉得复杂。而且邀请绝对不是随便丢出去就能起到效果,而是需要有计划、有控制的去做,否则反效果很大,不如不用。
利用中午吃饭时间简单写写,有很多没考虑到的地方,请看者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