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Twitter CEO:我们为什么要改造「转推」

作者:黄继新  |   发布: (编辑)kent.zhu   |   时间:2009-11-17 00:27:57 文字大小:- +

作者:Evan Williams;原文链接

编者按:如果说 Twitter 是继谷歌之后本世纪最大的互联网现象,这话可能会有人不同意。但不可否认的是,Twitter 昭示了一个「实时互联网」的雏形,而我相信这是互联网的下一个范式变革之地,尤其考虑到 iPhone 对其带来的助推作用。

Twitter 的快速流行,本已是一个值得反复探讨的有趣话题,而在它之上的一个用户自发创造的功能——「转推」(Retweet)——的爆炸性传播则是一个缩影。但更为有趣的是,Twitter 官方网站上似乎迟迟不对此巨大的用户需求做出反应,直到最近,他们才试运行了一个令很多用户不快的原生(native)转推功能。Twitter 的 CEO 伊凡·威廉姆斯上周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发了一篇长文,陈述了他对于「转推」功能的设计思路。

这周在 Twitter 上,我们推出了一个新功能,这个功能我们已经开发了相当一段时间并且已让很多用户试用过。(如果你还没有,稍安勿躁。)这个功能就是我们的原生版「转推」,几个月前比兹已经在 Twitter 官方博客上发帖提及【比兹·斯通,Biz Stone,Twitter 的创意总监,公司二号人物——译者注】。

我现在写这篇帖子,是因为我知道这个功能的设计会多少有些争议。人们对「转推」功能应如何实现有很多预想,这很容易理解。我想说一说我们在如何设计这个功能时的一些思路。在 Twitter 内部,我是这个思路的一大支持者,因为——尽管它不会满足所有形式的需求——我认为它提供了一些更新、更强大的东西。

背景

正如你们所知,「转推」是件很酷的事情,它诞生于 Twitter 用户之手,表达他们对有趣信息的热情。Twitter 客户端软件的第三方开发者也做出了积极应对,在他们的软件中加入了「转推」功能,尽管我们 Twitter 的人还没有任何行动。这并非首例,这种新型用户行为正是我们的用户和开发者所组成的生态系统最美妙之处。

人们很早就开始问我们打算什么时候把 RT 按钮加入 twitter.com。添加「转推」功能会带来很多琐碎的工作,从一些客户端软件之上可见端倪,但这事花了我们很长时间是因为我们想要让它变成一个更基础的功能,我们期望能给它赋予更多价值。

尽管「转推」今天已经得到了极大使用,但「转推」本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显著的有——

来源不清。在一条普通的推(tweet)里,包含了用户头像、用户名、以及推文内容。这三者之间有着特别的联系,我们称之为「推文构造」(anatomy of a tweet)。

而在我所称的「自发性转推」(organic RTs)中,尽管这几个要素没有变化,但彼此之间的关系却改变了。最显著的是,「转推」的文本不是这个你能看到头像的用户所撰写的,也不是推文中排在第一个的用户名——除非转推人做了注解,因此他们只是推文的部分贡献者。(有时候这些转推人的用户名在推文开头,有些时候是在末尾。)即使你已经习惯了常用的标注方法(其实不止一种),将推文和真正的作者而非头像所有者联系起来,仍然需要你进行额外的头脑运算。

我认为这对推文的可读性带来了潜在的巨大问题。我也常常收到别人对我的 @ 回复,以为我就是我转推的内容的原作者。

信息破碎且杂乱。来源不清还算是最好的情况了。更糟糕的是,因为不同客户端软件处理 RT 的方式不同,如果某人转推了一条转推,就会很快变成一锅浆糊。由于自发性转推的推文是可以编辑的,即使原作者的原意不会被转推人扭曲,但原话可能就发生改变了。来源不准确,在任何媒介形态中都可能出现。但在 Twitter 上,由于字数限制,这种情况便成为必然。人们会缩短或者编辑转推的文字,以使其符合规定长度。即使是出于合理的原因,这也会产生误导,以及对原作者的不公。更坏的是,转推是可以造假的,这已经成为了「垃圾推」(spam)的一种形式,假冒公众人物之名推销一些他们本人从来没说过的东西。

冗余信息。如果你关注的 5 个人都转推了同样的内容,你就看到了 5 条重复的推,这或许有用,但带来的噪音(noise)太多了。在搜索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比较受欢迎的用户被转推的内容足以淹没掉有效的搜索结果。正巧,写到这里时,有人对我发了一条──

twitter-reforms-retweeting-1.png


噪音(Noisiness)。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过于热爱转推了。你或许感兴趣他们本人说的话,但你实在无需探知他们兴奋地扣下转推的扳机,打出的每一条链接。今天你惟一的选择,只能是判断他们偶尔说出的珠玑之言是否值得你忍受他们的转推腹泻症【retweetarrhea,作者自造的一个词,即「转推」和「腹泻]的组合──译者注】。

无法追踪(Untrackable)。转推都可能潜藏着非常有趣的数据。毕竟,如果某事值得你向所有关注者重复说一遍,意味着它比其他信息有更多价值(转推迷除外)。如果某事被一堆人转推──数量多少视原作者有多少关注者而定──这是个有价值的信息,也许有助于人们更快发现有趣的新闻。第三方开发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建立了一些网站来跟踪这些信息(比如 RetweetRank)。但从根本上来说,这很难做到,因为这些数据是没有结构化的。

最后这一点不那么显而易见,但对于 Twitter 实现其目标──帮助人们尽快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而言则尤其重要。Twitter 之美,其中一点就在于你能关注朋友、机构、公众人物、或者你觉得有趣的陌生人。但无论你如何细心打理你的关注对象名单,在每日产生数百万条推的今天,你能见到与你最相关的信息吗?或者,你看到了一些好东西,也得到了一些你并不关心的东西,同时错失了大量你并不知道的杀手级推?

我会认为,情况是后一种。一个完美的 Twitter 应该只展示你关心的东西──与你相关的、此时此地的、好玩的、任何你会感兴趣的东西──即使它们出自你没有关注的人。当然,它也应该给你最强大、最细致的控制权。我们想要有更多的方式让好东西自动浮现在你眼前。

前景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试图通过「转推」功能的设计,既能帮助人们发现好东西,又要解决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

在几周之前的一份声明中(即 Twitter 提供给开发者的官方转推 API),我们让开发者可以将新的转推功能加入他们的客户端软件,我们发布了一些简单的示意图,展示了新的转推功能在 twitter.com 上的应用效果。(今天我几次看到有人说我们只在 twitter.com 上提供这个功能,这个说法不对,现在大多数客户端软件都在进行添加这个功能的工作。)

其思路很简单:每条推的下面都有一个转推链接,你只需两次点击,就可以将此推发送给你的关注者。这解决了「信息破碎且杂乱」的问题,因为谁都不能对转推进行编辑了(下文会详细说明)。元数据(meta data,如原作者和转推者)不会显示在转推的文字里面,这样也就无需对其进行编辑以缩短长度。由于这个原生功能建入了整个系统,因此这些转推是可追踪的。并且,因为可追踪,我们就能解决冗余信息的问题:你的关注对象中有多人转推了同一信息,你也只会看到一条。

转推会更加快捷容易,你再也不用去编辑转推的文字,这样你也不用担心你的关注者是否已经看过了这条推,这会鼓励人们更多进行转推,更多有用的信息也会传播更广。

噪音问题的处理方式,是新增了一个系统设置,让你可以针对每个关注对象单独开启和关闭他们的转推。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想看某人自己写的推,你就可以不用删除他而又免受他的转推之扰。

来源的问题:为了免除来源不清的麻烦,在你的时间线中,我们会显示出被转推的内容的原作者的用户名和头像──同时在元数据中显示谁转推了此条(当然只显示你加了关注的人)。我们的决定是,这个样子──

twitter-reforms-retweeting-2.png

要比这个样子的呈现更好──

twitter-reforms-retweeting-3.png

@AleciaHuck 的转推并无过错,只是第一种呈现方式更简洁易读,并且也合理地表明了原作者是 @badbanana。即使你认识 @AleciaHuck,也没有必要将她的头像显露在这里。

[新转推机制]不好的地方是,在自己的时间线中看到非关注对象的头像,这会有点让人吓一跳(甚至会令部分人不快)。我希望这些人能明白:你已经通过自发性转推看到过同样内容了。这只是给了你更多的上下文。我的体验是,你会很快适应,而且这种机制更便于理解事情。如果你觉得某人不断把你不喜欢的人塞进你的时间线,正如之前所言,你只想看人们自己原创的推,你可以(挨个)关闭所有关注对象的转推。自发性转推可没有这样的灵活性。

[新机制]另外一个会让部分人不喜欢的地方是,与自发性转推不同,新机制中你无法对转推添加注释,或者在转推时顺便发表你自己的评论。有些人会在每条转推上加上注释,有些人则从来不加。但在很多情况下,新机制是绝对很有用的。出于简洁的考虑,我们在第一版中去掉了这个功能。不过我们对此还是有一些想法,可能我们将来会加入这个功能。(这一点万万不要忽略。)

那当你特别想在转推中加评论的时候怎么办呢?别忘了,没有人拦着你发推的时候引用别人的推。还有,旧式转推并没有禁止。在这一版本中,我们不得不决定哪些需求是要优先考虑的。但就像 Twitter 之前完全没有转推功能的时候,人们还是有自己的办法。我们这只是多提供了一个选项。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功能应该让 Twitter 更有力地帮助人们找到他们关心的东西。

大家要想更明白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就去看 TechCrunch 今年 5 月份一篇帖子《转推的惊人潜能》后面的留言吧,帖子的作者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是 PayPal 的前任 COO,现在 Geni 和 Yammer 的 CEO。他在文章中阐明了我上面讲的东西──他描述了现在的转推方式的缺点,并且对于原生转推功能提出了建议,与我们所做的事情完全一致。(信不信由你,在他说之前我们就已经有这个设计思路了──并非我们为了避开盗用他创意的嫌疑。)

看到我们的用户和开发者的创造,以及教会了我们转推,我为此激动不已,我们因此才能给它带来更多改进。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Twitter   |  类别:产品市场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