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
一直不怎么用Twitter,被GFW之后干脆不用。只在很早的时候,我用过饭否来同步IM签名,感觉还有点价值。最近微博(暂且用这个词来统称)越来越火,但很难再提起兴趣。因为我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足够多,也没空闲时间关注更多新渠道。 九月份书友会话题正好也聊到微博的传播与交互,当时我主持,一直在试图搞清楚它的价值。我对任何人的私生活没兴趣,不围观八卦,更不自己八卦。我喜欢干净,喜欢直接,喜欢简练,喜欢精准。我崇尚孔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中国传统文化,语言不仅表达观点,而且反映思想、修养、文化、情趣。结果被鄙视的不行,结论我不是微博的目标用户。 有人说,用微博可以更快的了解突发事件。我特奇怪,干嘛要那么快?我就是个老实本分的专业技术工作者,也缺少忧国忧民的觉悟,对奥巴马竞选、伊朗抗议运动、央视新台址大火、新疆打砸抢如此“高度”的事情没有围观的好奇心。这些“新闻”快一小时、慢一小时,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至于重要信息,在我的RSS订阅列表里,基本不会错过,而且用Reader也能更有效率的获取。 有人说,用微博可以更好的经营个人品牌。首先我对“影响力”没有那么大的欲望,熟悉我的朋友都了解,我做品牌首先有内容,其次靠组织,达到境界必须得沉淀。我坚信,没有数据沉淀的“品牌”是虚幻的。当然,这得看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反正我不希望有人“感觉”我如何如何,而应该是“看到”我如何如何。如果要营销个人品牌,我第一步会考虑如何把数据牢牢的攥自己手里,慢慢积累和总结。因此我选择“个人网站+个人博客”的产品形态来经营个人品牌,我所有的时间付出都是在为这个经典组合做尝试。 说白了,微博肯定还是在解决沟通问题。我同意大家在长篇大论时,有“短篇小论”的需求,但目前我使用的服务已经能应付所有场景。我想与陌生人沟通,开邮箱发Mail;想与熟人沟通,用IM小窗口聊,想与一群人沟通,到Groups里发帖子;想表达观点,在博客上写日志。不管推广还是营销,如果需求真正存在,就不能否认产品的价值。但关键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契合我们的思想性格,是否能够紧密绑定我们的生活工作,我想这是很多“专业用户”都没搞清楚的问题。 数量可观的关注数(follower),就等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吗?微博的“关注数”与博客的“订阅数”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鬼把戏,在博客上哗众取宠攒人气很容易,很多人的内容受追捧,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吸引眼球的信息资源和话语权,而不是真正有多少才华和创意想法,我相信在微博上的玩法没啥不同吧?徐静蕾的博客关注度高,但内容有用么?如果这些内容不是徐静蕾写的,还会有多少人关注?(前几天与出版界朋友还在聊,不看作者也能认可的,才算真正好书,尤其理论和思想类。) 有个感受特别深的体会值得分享,对于专业技术来说,关键不是了解了多少,而是考虑有多深。总希望从别人的“分享”中得到提高的思路,注定永远没有自己核心的东西。我自己对待信息内容的态度一贯严谨和深入,而微博“无法保证客观公正,没有深度”的两大缺陷显然不合我胃口。所以,相对微博可能带给我的微小价值而言,我不可能花大精力去维护这个信息通道。 与之相对的博客,有朋友观点认为博客已经趋于没落,即时信息流已经崛起,我个人并不认同博客已经趋于没落,其实大浪淘沙才刚刚开始而已。宏观上看,我认为中文博客并没有多少成熟用户,绝大多数的重点都不是在思考。 欧阳的文章里说Twitter预计2013年用户达10亿。我认为不太靠谱,开玩笑反驳,2013年不可能做到10亿用户,因为2012世界就毁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