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本来是个双赢的好事,请别把广告搞的另人生厌!
1、供求之间需要广告这么个媒介。
无论从人类生活中供求两方的那个角度看,广告都是很有益的。需求者希望多看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广告,就拿自己来举例:
求:我前不久找博客服务器的时候,就很留意相应的广告,而且我还主动搜了不少相关信息。
供:服务器提供商通过各种渠道做广告,告诉大家我这里有服务器。广告商也不想对牛弹琴,希望自己的广告让有需求的人知道。
如果是供求能够精准的匹配,双方都很乐意。如果广告方式是简单、有趣的,又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想必是大家所期待的。
2、广告主的心态
一般的广告主都想“忽悠”住大家,就算你没有需求也要“忽悠”的有需求,不想买也要让你买。电视购物大家都不陌生吧,很多玩意明知道有很多的欺骗成分,但还是会有很多人上当,上当之后就开始厌恶广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对供求双方都没有啥好处。
“胡师傅不粘锅”这个案例大家都不陌生。咱们分析一下他们是怎么骗人的:
1、抓住用户的从众心理。找了很多人做托,让使用者说这锅多么多么好。虽然是欺骗,但还是让不少人相信了。
2、不给用户思考,强迫用户接受他们的观点。这类广告的语言大多都很紧凑、响亮,语速较快!这样就让观众没有思考的时间,就记得他们说的“好处”。很容易造成大脑被催眠的状态。
3、时间段一般都是在深夜、上班时间或者周末,这个时间点看广告的一般都是家庭主妇、老人、有钱人的包养二奶等等,妇女和老人容易骗!有钱人的包养二奶更容易骗,本身她就是花钱的主,反正钱也来的容易。尤其是美白、瘦身等等对二奶更具诱惑力。
结果还真有不少老人上当,用了之后明显感觉骗人,于是就开始通过各类渠道投诉;国家也开始调查“胡师傅不粘锅”案件。忽悠人和被忽悠都感觉很不爽。
3、消费者的心态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想必大家都期望这样。购买后觉得“值”,心里才会舒坦。于是大多消费者货比三家,一部分高端消费者追求品牌。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大一部分来自广告。“广告用时方恨少!”一方面很多人想办法找打折、优惠等信息,另一方面很多供给者拼命的想把这些信息告诉相关消费者。
4、广告可以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
随着大家交流的介质日益丰富,手持设备网络和互联网的互通已经在开始改变世界,广告的投放形式和精准匹配成了各大公司都想占有先机的大事。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在Google黑板报里写“谷歌黑板报十年系列(三) 谷歌十岁了,但网络广告才刚刚开始” 这样的文章。网络广告才刚刚开始,阿里集团也看到了这个机会,推出了阿里妈妈。
理念大家都有了,但真正做到让广告精准匹配、并且在精准匹配的情况照顾消费者的情绪并非易事,而且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相信未来10年会有更多精彩的广告形式出现。
不妨我们先回顾一下让人生厌的做法:
到处乱贴的街头小广告
站在马路中央对等待红灯的车辆扔飞机的广告形式
广告贴在马路上
“先生,A片要吗?”马路边突然有人走过来问你
打开网页时的弹出窗口
在网页上到处乱晃的浮动广告
msn主面板上的广告(要不是上面有那么多熟人,我是不会使用msn的)、还有windowslive个人主页头部的大幅广告(我正是因为这个才不用他们的空间)。
……
相信未来的广告应该会让人愉快,而不是让人生厌;让人主动参与,而不是强迫用户的思维;是消费者信赖的渠道,而不是看到广告就会首相思考是不是在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