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电梯的可用性问题

作者:Datou  |   发布: (编辑)kent.zhu   |   时间:2010-09-28 11:18:38 文字大小:- +

在一楼等电梯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人按“↓”,他不是要去地下车库,他想让电梯下来,进入电梯之后他开始按想去的楼层,但是电梯往下走,没去他想去的地方,他很茫然。周思博说,可用性最重要的准则就是符合用户预期。Windows用户会觉得OSX不好用,因为Windows下面可以通过窗体的任何一边改变它的尺寸,而OSX只能在右下角改变窗体尺寸。其实这两个处理方法没有好坏之分,Windows可以在四边改变尺寸,而OSX可以在四边拖动窗体,关键是用户习惯了某种操作方式后,他对窗体的可用性就有了固定的预期。

再回来说电梯,等电梯的时候,按“↑”,表达“我自己想上去”的意思,进入电梯之后,按“→←”,表达的却是“我想让电梯关门”的意思,一个是表达自己的愿望,一个是想要操控电梯,一些人只认定了他想要操作电梯,于是他对“↑”的理解是“我想让电梯上去”。进入电梯之后按楼层号没有问题,因为按“8”可以表达“我自己想去8楼”或“我想让电梯去8楼”的两种意思,兼容性很好。

那么电梯这样设计到底有没有问题呢?电梯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肯定没有太大问题,它的设计思路大概是:把电梯间看作等电梯或点餐的场景,这时候用户只能表达自己想要什么,把电梯轿厢当作使用电梯或用餐的场景,这时候用户可以进行自己想要的操作。问题在于,总有一些用户不能把等电梯和点餐联系起来,他们觉得自己可以遥控电梯。

如何优化?很难。首先用文字不是一个好主意,依赖的知识更多,还有国际化的问题,把“↑”改成文字的“接我上去”,可以把用户对电梯的预期都统一成操控它,但小孩和外国人就蒙了。有些电梯间直接放置了楼层键,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还是有用户会觉得他想让电梯到1楼,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新交互方式。

一些电梯自身也进行了容错处理,用户按“↓”,进入之后又按了“8”,如果这种情况下电梯没有向下的任务要执行,它会直接去8楼。当可用性实在没办法优化之后,那就只能求助于用户教育了,红灯停绿灯行已经是常识,电梯的使用、ATM的使用、分类垃圾桶的使用,都还不是常识。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电梯的控制面板   |  类别:信息和交互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