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yeeach.com/201......%82%e6%80%9d/ |
||
最近关于LBS是否有泡沫的争论此起彼伏,尤其是对Color模式质疑,甚至传出了国内某某基于Foursquare签到模式的LBS公司要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毋庸置疑的是,LBS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之一,LBS业务模式尚处于探索期。不管现在众多的Foursquare、Color、Kuipp们的模式多么不靠谱,其中有多少的泡沫成分,并不代表LBS本身没有美好的未来,当然未来LBS的成功肯定不单纯只依赖于签到、弹性社交、问答等几个简单模式。 在LBS应用中,针对用户行动轨迹的产品设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对用户的行动轨迹数据进行挖掘,可以衍生出众多有趣的应用,想象一下美妙的应用场景:
这也是为何Apple、Google也对用户行动轨迹感兴趣的原因(iPhone、Android前一阵爆出的可记录用户行踪轨迹)。当然所有美妙的应用场景是以不触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来谈的。 目前对用户行动轨迹记录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 1)、基于独立设备的GPS轨迹记录仪及相关服务,此类设备所记录的用户轨迹是连续的。相关产品包括a-trip.com、foooooot.com 等 2)、基于智能手机客户端的GPS记录仪及相关服务,此类客户端所记录的用户轨迹也是连贯的,相关的客户端包括MotionX,Mapmyrun、RunKeeper、GPS Kit、Trip-journal、NIKE+GPS for iphone等 3)、基于智能手机客户端的LBS应用,此类客户端通过用户签到等操作将点串接成用户轨迹,用户轨迹并不是连贯的 关于用户行动轨迹设计的一些思考: 1、用户行动轨迹产品设计主要思路
2、用户行动轨迹产品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用户行动轨迹产品设计的主要元素
4、用户行动轨迹一些零碎的思考行为的不连贯性、碎片化是大部分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特征。因此通过GPS记录仪来连续记录记录用户行动轨迹,并不是最佳的设计方式。主要原因有几个:待机时间、用户行为碎片化、行动轨迹必须有对应主题才能赋予意义。怎样利用用户碎片化的行动记录来形成完整的行动轨迹是产品设计最需要考虑的。 碎片化的行为来形成行动轨迹,最核心问题实际上是怎样用一个统一主题将这些碎片化的内容串接起来。这个统一主题可以是一段旅程、一段行程、一个话题、一个问题、一次活动等。设计时候可以遵循5W1H,素材可以包括微博、拍照、签到、点评、投票、问答、往事(穿越时空)、当下热点、周边、话题等 计模式的角度来看,用户轨迹设计应该有多种模式场景,例如旅行的轨迹、城市生活的轨迹、某次活动的轨迹等,不同类型的轨迹的需求场景及产品设计思路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需要记录用户行动轨迹,但在一些应用中,用户行动轨迹对于增强用户粘性还是很有价值的,最佳的设计模式在哪儿? 关于用户行动轨迹的产品设计,有空继续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