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局限性,并不是怀疑个人发布信息是否具备媒体特性。而是对现在多数以媒体为定位的博客,在架构的处理方式上,提出一些想法。
说博客架构之前,看一下几点:
文章性质
撇开个人日记,单指具备社会化属性、媒体属性的博客文章。
分成时效性和非时效性。
一篇技术文章、一则笑话的文章,在任何时候读起来,可读性基本不会下降。
一篇时事观点的评论,可读性会随着时间衰减。
文章组织的维度
分类、标签、作者
博客入口
1 从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或者通过外部链接,进入单篇文章。
2 敲入域名直接进入博客首页。
时间流
博客基本都是以时间顺序排列的,最新的在最上面。
那么,看一下大部分的博客首页。
千鸟跟我说过,我的博客域名不应该用uitony.com,而应该用
blog.uitony.com或者uitony.com/blog,当时我并没有在意,最近思考博客的架构,恍然大悟。为了使用方便,可以将
uitony.com指向后者,但把博客当成一级域名,会对以后在结构的扩展性上造成很大的问题。
因为,时间流的展示方式不适合成为一级目录,这个域名下面所有最小单位以后不一定都是文章,哪怕都是文章,一级目录也应该是一个结构层。
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写过100篇以上的文章的blogger更容易体会到,时间流的展示方式,根本没有办法展示结构性的东西。用侧栏来展示的话,一不够充分,二跟时间流的方式格格不入。
博客作为媒体,时间流的方式是最大的障碍。从读者的角度上来看,他们关注的是文章写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写的对他们来说不重要。现在的分类和标签,都没有、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按时间顺序,顺着排还是倒着排,不同的文章性质,这个问题也不一样。
说上面这些都太抽象了,拿水煮鱼举例,这家伙写了800多篇文章,博客 每天4000+PV,60%的人通过搜索引擎过来,看完一篇文章之后,一部分跑到首页,大致浏览下没有找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就跑了。为什么?因为博客的首 页不适合解释给这部分人看,这个首页完全没有告诉那部分人,这个博客里面有什么货、是关于什么的。跟看一个只有20篇文章的博客效果一样。
我的结论是,基于文章内容的重构,将是以后很多以媒体为定位的博客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