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dindant.com/2008/1......nce-of-ucweb/

UCWEB的阅读体验

作者:Vincent.H  |   发布: (网友)Vincent.H   |   时间:2008-12-01 09:17:07 文字大小:- +

用了UCWEB一年多,期间也推荐了几个朋友使用,反应都很不错。但新版本的不断推出并未很好地改善阅读过程的体验,相反,新的设计倒是在走下坡路。(我用的是N70)

新版的UCWEB在载入新页时,状态栏会显示出来占用一行的空间,用以告知用页网页已经载入的比例、连网状态 等,导致狭小的屏幕空间被占用,产生一种被挤压感。而在旧版中,状态直接显示底部,没有破坏原有的空间感,重要的是在载入过程中用户已经开始阅读,旧有的 设计在告之用户浏览器状态的同时,并未影响用户阅读。其对手opera一直是这样设计的。

第二,UCWEB载入网页过程中,最后几秒会显示部分网页,最后将图片显示出来。而我会在其刚刚显示出内容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阅读,当打开较大的网页时,在图片未完全显示出来时,我已经向下翻了数页,但UCWEB会在载入网页全部完成时自作多情地让网页回到顶部——阅读被打断,我失去对网页以及ucweb的“控制” ,于是我不得不再去寻找我之前看到的位置,这时的UCWEB就如word自作聪明切换输入法一样。这个问题存在已久,而opera并不存在此问题。

三、阅读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进行翻页,UCWEB的翻页体验非常的——硬绑绑。页与页之间没有动画衔接,我在浏览资讯翻页后,不得不再次寻找翻页之前我看到了哪里。如果用眼动仪进行测试,其路线将是“上下求索”。

在真实场景中,很多用户是在公车、地铁上进行阅读,这种设计不仅打断了用户的阅读进程,更加大了对眼睛的伤害。因此在阅读类软件里是非常忌讳的。当然,如果UCWEB的用户中大多数喜欢这种“硬绑绑”的感觉,那就另当别论了。

反观其对手opera mini,采用了平滑过渡,这种设计模式在如百阅等阅读类软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google新的软件包同样采用了这种设计模式。在《design interfaces》一书中,就提到交互动画有助于增强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感。

另外,在翻页的快捷键设计上,导航的左右分别代表上、下翻页,这个模式已经广泛采用。但在键盘输入方面,UCWEB默认4、6作为上、下翻页键、而 OPERA MINI默认为2、8。4,6在键盘上为平行关系,与导航的左右键方向一致,加强用“左右来控制上下翻页”这一心智模型。

使用时,大拇指在4,6间移动的成本是要大于在2,8之间移动,因为大拇指在4,6之间横移还需要中指与无名指协助移动手机,而在2、8之间上下只需要大拇指上下移动便可。由于上下翻页的使用频率超高,4、6的设计并不完善,就好像windows的滚动条上下键相隔十万八千里,而apple的滚动条则紧紧相邻

而空中opera采用的2、8是上下关系,与导航键所遵守的逻辑有冲突,却又符合真实的心智模型——上、下翻页键理所当然为上下关系。关键在 于,opera在非中国用户中更多的被用来访问传统互联网,由于很多网页未针对手机进行优化,导航键在这种情况下用来控制“鼠标”,用4,6进行屏幕左右 滚动2,8的用来完成“上下滚动”,更符合使用习惯,但并不完美。

但实际上很少人会用4、6或者2、8去进行翻页,除非导航键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5、6作为左右翻页,3、9作为上下,更能减少大拇指的运动量。或者,把这些按键留出来,作为启动一些插件的快捷键也是一个选择。

PS:有朋友去了UCWEB,想起大学时听雷军回母校的演讲,很棒,祝UCWEB能走得更远。

更多
打印  |  类别:信息和交互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