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caozenghui.cn/......ives/509.html

如何拯救报纸

作者:曹增辉  |   发布: (网友)稻草   |   时间:2009-02-12 17:09:54 文字大小:- +

《时代周刊》的前主编、CNN前董事长沃尔特今天在《时代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封面文章,标题是:如何拯救新闻业。最近关于类似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不过沃尔特的这篇文章很有代表性,也与去年底我的一个观点很吻合:转移到网站靠网络广告救不了报纸!

这一观点的最大原因即是:通过这种转移,报纸根本无法获得在广告收入的弥补。到目前为止,可以认为,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一家传统报纸通过经营网站而大获全胜,哪怕让人看到点希望。其中包括《纽约时报》,要知道nytimes.com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网站经营者。

为什么呢?互联网并非内容创造者的唯一天堂。Google(搜索)、yahoo(门户)等互联网分销渠道的丰富,造成了人们获取信息手段的分散,这也就决定了广告的分散性,单价的降低。现在,加入这个广告大餐抢夺的还包括新的社会媒体贵族们,Facebook、Twitter等等。

去年底,研究公司ContentNext分析师Laura Fine在一份报告中说,只有每月pv达到2亿次的新闻网站才能生存下去,大型新闻网站则门槛更高。2亿次广告主才会感兴趣,超过8亿兴趣会大得多。拿《纽约时报》说,需要每月约13亿次的pv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对纯粹新闻类网站而言,这个数字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例子很形象的从数字上印证了上面的观点。

所以,报纸根本不可能通过网络广告抵消印刷广告的萎缩。要知道,印刷时代那几乎是个垄断的信息渠道。

如何让报纸焕发生机?首先,报纸肯定不会消失,依然有不少人希望每天早上泡上咖啡,捧着一份报纸阅读的感觉。但报纸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信息获取无所不在。然而,报纸的内容价值是实际存在的,需要做的是在合适的渠道上找到合适的人群。

比如亚马逊正在大火的电子阅读器kindle,kindle最大的价值在于随身阅读,不仅仅是书,还有报纸等等。如果是我,我会在合适价格的情况下,买一份我喜欢的报纸或者是商业类周刊,就好像很多人愿意在苹果itunes上买东西一样。这算是沃尔特提到的小额支付吧。

有趣的是,默多克取消网站付费订阅的激进宣讲,没取消成WSJ的付费订阅,却把《纽约时报》带到了阴沟了,听说纽约时报已经在考虑是否要恢复少部分的付费订阅了。看来,付费订阅应该寻找一个好的平衡点,而不是激进的放或者是收。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报纸的网络化尝试给国内的报纸提供了经验参考,在这点上,互联网是一致的,是平的。

PS:沃尔特的这篇文章,让我突然有兴趣继续探讨下报纸网站这个话题,有意思。


更多
打印  |  类别:产品市场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