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trb.cn/wordpre......09/01/19/725/

IFPI 2009数字音乐报告总结(一)

作者:Terry  |   发布: (编辑)稻草   |   时间:2009-02-18 12:27:00 文字大小:- +

数字音乐持续增长:

2008年数字音乐收入预期增长25%达到37亿美元,数字音乐销量约占据唱片销量的20%,比2007年的15%增长了5%。其中单曲下载在2008年增长了24%,数字专辑增长率达到37%。美国约占据全球数字音乐市场50%,列居首位。日本的无线音乐下载的成功使其数字音乐市场占有率仅屈居于美国。

2009-01-18_233335

中国的无线音乐市场按理说在市场占有率上是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但主要集中在彩铃的消费上,应该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数字音乐下载。

“音乐入口”模式的显现:

在2008年第三方付费的数字音乐模式最值得关注的不是广告支撑模式,是终端厂商和ISP推行的被称为“music access”模式(不知道翻译成入口是否合适)。模式的大致特征是通过捆绑终端厂商的硬件或者ISP的服务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无限制下载订阅服务。

其中诺基亚Come with Music是最典型的案例,索尼爱立信PlayNow新版服务也基本类似。在ISP领域,丹麦的TDC,英国的BskyB,法国的Neuf Cegetel…一系列欧洲电信运营商都相继推出此类服务。

在国内,消费者早已经习惯了免费下载数字音乐,音乐入口模式对消费者也就不会具有那么高的价值了。但长远来说,这应该会是可以与盗版抗衡的数字音乐服务。

数字音乐零售百家争鸣:

在2008年,诸多传统唱片零售商开始介入数字音乐零售,如Amazon、HMV、Walmart等,专注于细分市场的7digital、eMusic也稳步增长,这种趋势正在改变之前iTunes统治市场的局面。这对音乐产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个好现象。iTunes近期开始彻底放弃DRM,曲库增加到近千万首,价格开始多样化,也是出于目前市场竞争压力下作出的改进。

国内的主流数字音乐商店几乎全军覆没,Wawawa从独立音乐作为切入点,期望打破“中国卖数字音乐不可行”的定律。

更多
打印  |  类别:业界信息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