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blog.sina.com.cn/s......0100cg1y.html |
||
作者:novanewlife | 发布: (网友)稻草 | 时间:2009-03-04 15:28:43 文字大小:- +
|
最近开始使用Outlook 2007,注意到了其中在界面上做了不少改进,今天先来看看它的上下文工具条的设计。
在写信邮件时,当用户用鼠标选中一篇文字区域并抬起鼠标按键后,你会注意到在选择区域附近会立刻出现一个隐约可见的透明工具条,如下图所示:
当你把鼠标移动到该工具条后,该工具条会立刻变成普通的不透明的工具条窗口,你可以点击其中的按钮或其它控件,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可以有两点可以学习之处:
第一,Fitts 定律的恰当使用能提高鼠标移动的效率
第二,如何恰当地向用户提供一些自动的功能 既然具有Fitts定律带来的好处,那么为什么该弹出的工具条不直接以正常方式显示在鼠标指针附近,而是先以一种隐约可见的方式显示,至到用户把鼠标移到该工具条上后才以正常方式显示呢?
考虑一下汽车的刹车灯和转向灯的设计。刹车灯是不需要你手工启动的,当你踩下刹车后,刹车灯就自动亮了。然而,转向灯不是这样的,你转动方向盘时,转向灯不会自动闪烁,你必须手工地打开转向灯。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想要自动地通过方向盘的转动来判断司机是否要转向或并线是比较困难的,换句话说,你很难通过转动方向盘的动作来正确预测出司机的意图。
实际上,对于任何产品的设计,在设计一些自动的功能时,如果产品不能有足够的判断用户意图的准确度,那么那些基于此判断所提供的自动功能只应当以一种非干扰式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在Outlook 2007的例子中,透明度很高的工具条窗口能够使得不对用户产生明显的视觉上的干扰,而同时如果用户知道有这个功能,他会知道把鼠标移到这里。具体到这个例子中,或许用户选中某个文字区域的目的不是要对其进行什么格式化,而仅仅是想突出显示这些内容,以便让旁边的人更清楚地注意到这篇文字。如果每次这样选择后,都会在选择区域附近突兀地弹出一个标准的浮动工具条窗口,用户就会觉得很受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