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blog.donews.com/he....../1475467.aspx |
||
Paidai上海会感触良多,不虚此行,十分感谢上海杭州朋友的照顾和指点。回广州后比较忙,没有时间好好整理。昨天参加paidai广州聚会,恰好提到了上海paidai会期间的一些体会,回来顺便就写下来:
对淘宝,不能用老眼光看,所谓“集市的淘宝”,那是前淘宝。淘宝正在着力向立体商圈发展,不久之后的淘宝,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城市。
与其把淘宝看做是一个立体商圈,不如看做多种商圈的立体组合,商圈之间,可能是隔离的:
集市,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下,牢牢把握住了相当长时期内最活跃的中低消费需求。围绕此层面的需求,集市里有多种业态:走鬼、稳定小商贩、综合生活超市、专业街;
步行街,大量品牌专卖店,通过品质控制和商品品牌聚合,防止中高端消费需求逃逸;
百货商店和高品质超市,提供一站式整合而非零散性的高端服务。
淘宝并非只发展独立城市,他有着外侵性的殖民倾向——主要借助支付宝的输出。支付宝被塑造成消费者的信任源泉,“每一个支付宝代表一个消费者,凡是采用支付宝支付的b2c和c2c,在潜在意义上,是贯通的”,因此支付宝逐渐将能发展成网购消费的个人中心(参见《B2c杂思:巨头们和我们(变局篇)》,及在5g的讨论)。
电子商务不是淘宝,但从长期来看、从人民需要主体来看,需求和满足能力将能很好契合,“淘宝之城”足以覆盖大部分电子商务需求。对此,人际口碑和媒体都给予了回报,在大部分人民眼里,“电子商务就是淘宝”。
这么一个商业环境,是淘宝自身巨量投入的结果,也是众多商家智力、金钱、时间投入的合力结果。
这样的环境资源,不用者傻。除非有产品限制,否则b2c必须有清晰的淘宝战略。
根据伟雅老师介绍,目前淘宝做得比较好的,常态是两种情况:1。先发优势,有巨大的自然流量;2。大量广告投入。先发优势难以复制,不必去想它,后来者主要考虑广告投入。
据说,目前在淘宝广告费超过100万/年的有60-70家,最高的700万/年。这个数据很令我吃惊,在这样资源丰富的商圈里,顶端投入居然规模这么小,意味着许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机会和价值。只要解决好投入产出比,许多企业很容易挤身到淘宝顶端,建立自己的“势”。
这样的好日子不会太久。一方面是成功的玩家会带动更多的玩家增加投入,另一方面是注意到这一市场的品牌大腭开始增加,一旦他们把淘宝纳入正式的营销渠道,会完全改变整个投入的格局。
通过中小规模投入撬动市场的良机,目前还在,但转眼将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