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
经过6年的发展,UCWEB现已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具体表现在:
- UCWEB目前处于手机浏览器垄断位置,具有较高知名度且没有对等竞争对手
- UCWEB自称2008年底其总用户量达到6500万,日PV超过3亿
- 通过研发与合作,UCWEB支持市场上绝大部分手机终端(比QQ还多)
- 与整个手机产业链各个环节、互联网公司、媒体都已达成广泛的,深层的合作
- 随着雷军出任董事长,UCWEB高层团队完善成熟,公司组织结构具体明晰
- UCWEB自称早已实现收支平衡,当前重点用于用户市场扩张、商业模式探索
二、产品
UCWEB是以产品服务驱动的公司,所以其产品的技术、功能、用户体验及市场发展至关重要。UCWEB虽然新推了UC播放器、UC桌面两款产品,但这只能视为UCWEB为其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以及转型成为移动软件服务商的预兆,但中短期内,其核心产品仍是UCWEB手机浏览器。
1、产品
UCWEB手机浏览器提供6种主要功能以及说明:
[1]浏览: 浏览WAP及WEB(通过服务器转码)页面,并进行页面压缩、页面重排
[2]导航: 内置常用WAP及WEB网站,方便用户直接点击使用
[3]搜索: 内置主要搜索引擎,结合其WEB浏览功能,提供很好的搜索体验
[4]视频: 通过与视频网站合作,结合其UC播放器,可用手机播放视频音频流媒体
[5]下载: 作为UCWEB浏览器的辅助功能,提供下载管理
[6]个人: 提供电子邮件收发、RSS订阅、网盘、书签功能,增加用户粘性
可以看出,UCWEB的核心功能是WEB浏览。而利用客户端特性,无疑在页面重排优化、集成多种关联功能、速度和体验上更显优势(Google也可以提供WEB页面转码浏览,但速度较慢、操作体验较差且没有关联功能)。
而目前UCWEB所提供的6种主要功能,其实正是对手机用户需求的分解并在其产品技术上的实现。由于手机用户对于UCWEB的需求,等同于互联网用户对于浏览器的需求,加之没有竞争对手,所以UCWEB已成为手机必备同时也是安装量最多的第三方软件。
2、技术
UCWEB并非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可以将UCWEB的技术分成两个关联部分:客户端+服务端。
客户端的技术难度/成本在于要适应绝大部分手机终端,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终端来制作客户端软件,并且根据市场上新手机的上市持续提供适配版本。虽然未来或许可以根据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集中开发主要几种版本,以及与手机厂商合作直接内置,但考虑到手机硬件的多种差别,仍需要做很多细节处理才能提供较佳的用户体验。
服务器端的主要工作是做WEB页面转码,国外的Infogin、Google、Firefox、Opera都有相关技术,国内的Timewe也做的较为成熟。据闻,早期UCWEB正是使用Firefox浏览器相关技术来实现服务器转码的。服务端的技术难度/成本在于任何一个用户的访问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先去获取WEB页面,进行处理后再推送给用户,这里将不可避免涉及服务器的处理效率和带宽成本。而UCWEB目前最主要的支出,正是服务器带宽的消耗。
三、收入
略。
四、竞争以及威胁
UCWEB今天的成功,以下几个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 很早就开始涉及手机浏览器,做了众多努力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拿到投资,得以维持用户增长所需的较高服务器/带宽成本,且提高了竞争门槛
- 航海家等手机浏览器定位与UCWEB不同(也有受制于开发及运营成本的原因)
- 具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国外手机软件/服务商)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本土公司的另一特点,就是产品和市场运营的本地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让UCWEB和其他竞争者拉开很大距离。
但是UCWEB并非可以宣布自己已经成功,众多潜在竞争者和未来市场变化让UCWEB的发展充满很多变数。首先是竞争者,以Opera mini为代表,它在技术上可能比UCWEB更为先进成熟,但它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市场,不会按中国用户以及市场竞争的需求来提供并改进它的产品;再比如Google和国内小公司Timewe,他们的服务加一个手机客户端外壳就能成为和UCWEB一样的手机浏览器了。
实际上,来自智能手机厂商+3G网络带来的威胁对UCWEB才是致命的。比如UCWEB在Iphone手机上并不活跃,这是因为Iphone在全屏触摸基础上提供了新的上网浏览体验,UCWEB仅能依靠“可访问WAP网站”和“减少流量费用”这两个Iphone没有“本地化”的功能来刺激用户使用。其他手机厂商如果内置了足够本地化的Opera mini浏览器,亦会对UCWEB形成直接冲击。
UCWEB的两大核心优点“可浏览WEB”和“节省流量”,将在中国3G市场走向成熟期时受到替代性威胁。目前市场上流行的Nokia E71的自带的浏览器,在Wifi环境中浏览WEB/WAP、观赏在线视频体验都比UCWEB好,因为这是“直接”浏览而非通过服务器“间接”浏览。显然,“WEB”、“速度”、“流量费用”在智能手机+3G条件下都不再是问题,UCWEB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无疑将被削弱。
五、未来预测
未来3年内,UCWEB仍将在手机浏览器市场占有主要份额,用户数量及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并且产生规模盈利。这是因为:
产品优势
- UCWEB经过长时期积累,拥有大量大众用户,具有发展惯性;
- 积累了大量产品服务经验,借助个人服务及增值功能,增加用户粘性;
- 针对主要互联网网站/服务的专向优化,使得用户体验更佳;
- 支持绝大部分手机终端,并且可为各类新型智能手机重新开发适用产品。
竞争优势
- 与产业链各环节合作紧密,控制力强,提高进入者的竞争成本;
- 国外产品竞争者短时期内无法进入中国并且展开真正的本地化运营;
- 可以在功能与服务的个性化、本地化上与大牌手机厂商展开竞争。
而UCWEB的劣势及威胁则包括:
- 其他专业手机浏览器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可以很容易提供竞品服务
- 手机厂商对用户更具控制力,特别是智能手机厂商
- UCWEB在2G时代积累的种种优势将在3G时代被快速抹除
综上,UCWEB主要的竞争威胁取决于国外手机软件商或智能手机厂商的本土化发展。手机软件竞争者包括了Google Android、Microsoft Windows Mobile、Symbian、Opera Mini、Firefox Fennec等,手机厂商则比如Nokia,内置手机浏览器无疑具有先天优势(相比Apple Iphone、Palm pre等高端手机,UCWEB更没机会)。
所以,在未来3年以后,5年之内,当3G成熟运营解决了网速和资费、智能手机更加成熟且大规模普及、手机软件及手机厂商展开全面激烈竞争之时,UCWEB才会迎来多家竞争者的正面冲击。个人预测,那时UCWEB的市场份额可能缩至50%以下甚至更多,UCWEB将在细分市场继续发展,或转型为移动手机软件公司谋求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