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车票的重构问题,网上有朋友进行了设计,本人自己也有些想法,于是也进行了一次分析,首先罗列出车票所包含的信息(如下图)
然后我们根据用户出行的整个过程对车票中各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购票行为:
1.按车次:此类用户对自己的出行信息比较了解,他们一般都知道发车的时间,票价,到达目的地的大概时间等信息,喜欢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2.按地点:此类用户对自己的行程掌握度不高,行动受车票走势的控制,车次及发车时间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
分析这两类用户,他们都有个共同点——目的地明确,它已经刻在了出行者的脑子里,在购票之后,出行者所要做的就是按时上车,上对车,找到座位,这其中车次和时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车站的指示牌都是通过车次来引导乘客进站的,下图记录了(D5657)一次进站的指示过程:
 |
一楼墙上的指示信息 |
 |
候车室 |
 |
车厢指示 |
 |
站台 |
 |
座位 |
在整个过程中,车次、发车时间、座位对于乘客是最重要的,再次按信息的重要性这个维度对其进行整理,如下图:
 |
信息整理 |
分析现在的火车票,发现出发地点&目的地和车次的重要性是并列的,车次处于中间位置,比较显目,接下来乘客所要得到的信息就是发车时间和座位,而在现在火车票的设计中却处于二级位置,与其它信息的层次分不开,不够显目。因此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发车时间与座位的识别性,使乘客在第一时间就可以从信息堆中识别出来,加大字号是一种设计选择,也可以改变字体的颜色(车票中已经有车票代码是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