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mbeta.net/wher......ewspaper.html |
||
3月9日著名的《纽约时报》发表声明将出售回租其位于曼哈顿第八大道的总部楼层,共筹集资金2.25亿美元以清偿债务。最近纽约时报还计划消减100个编辑部岗位,减薪5%。你也许会说这会不会太悲壮了一些,事实上《纽约时报》在如今哀鸿遍野的美国报业土壤中还算比较幸运。因为美国报业正在经历着减薪、裁员、放弃纸质发行、申请破产、最终关闭的命运。 悲壮的报业多米诺骨牌在去年年底拥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巴尔的摩太阳报》等多家美国重要大报的芝加哥论坛报业集团依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从此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了,笼罩在美国报业头顶上的乌云久久难以散去。据统计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有30多家报纸申请了破产保护,很多家报纸都将面临被出售的命运。 早在今年1月明尼阿波利斯明星报公司就申请了破产保护,即使拥有20种日报和159种非日报报纸的新闻纪事报公司在2月21日也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恰好在第二天拥有《费城问询报》的费城报业公司也申请了破产保护。 2月25日著名的政治网站Real Clear Politics评出了随时可能面临倒闭危险的10大报纸,刚过完150大寿的《洛基山新闻》榜上有名,讽刺的是恰好在这份榜单出炉的第二天《洛基山新闻》就对外宣布停刊。 在经济危机中一份份报纸唱响了一曲曲悲壮的挽歌,一个叫Newspaper Death Watch的博客上“已经停止出版发行的报纸清单”正在不断变长。 是谁戕灭了我们的报纸?很多人认为无疑是暴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国报业的死亡,在经济危机中首当于冲的是房地产的颓废表现,汽车和招聘这美国报业主要广告来源也大幅缩水。面临着房产市场疲软不堪、汽车销售滑坡、零售业放缓、劳动市场低迷的困境,在2008年中报业的广告收下降了16.6%。不断下滑的收入让这些平面媒体在经济危机中苦不堪言。 如果说平面广告的缩水是促使报业萎靡不振的一大原因的话,那么网络阅读和电子报纸就是报业减产的定时炸弹。当人们面临收入威胁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网络阅读来节省买报的开支,CNN.com, 雅虎新闻, Google新闻成为了人们获取免费资讯的乐土。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报纸的发行量。 与平面广告面对同样窘境的网络贴片广告也显得力不从心,报纸们寄通过自己网站的广告收来缓减成本负担的希望也显示遥不可及。不过网络媒体具备太多纸质媒体没有的优势,对很多报纸来说网络媒体却成了它们最后的避风港和东山再起的星火。 在去年10月有着百年历史并深受精英们青睐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对外宣布将于今年停止印刷版报纸的发行,改出电子报,成为了第一家只出网络版的美国报纸,而在这个月17日同样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西雅图邮讯报》也停止发行印刷版只保留网络版。 谁能在这场危机中存活下来必将成为未来报业的王者。 网络报纸,报业新的契机当网络媒体成为了众多报纸在经济危机中存活下来的温床之时,网络报纸的表现的确让一些报业巨头看到了最后的曙光。 尼尔森在线的最新数据表明访问各类报纸网站的人数已经增加到了7480万人,超过44%的在线互联网用户访问过报纸网站。电子报纸的读者从2005年至今增长了68%,所以很多还处在寻找新的解脱点的报纸也开始加大在电子阅读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纽约时报》和《卫报》先后发布了其网络新闻资源的API接口(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允许软件开发者基于这些资源开发更多的应用程序)。 在去年苹果公司那款风靡全球的iPhone手机发布后,美联社就曾发布了一个针对这款手机的应用程序,人们通过自己的iPhone手机便可以阅读或者报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 而就当像CNN网站这类媒体面对发生在去年的印度孟买恐怖袭击在报道上表现不佳时,目击了恐怖袭击的Twitter(一种非常流行的微博客)用户第一时间就在互联网上报道了关于此事件大量的第一手新闻,在图片托管网站Flickr(现隶属雅虎的的图片网站,可以很方便地为用户在线存储照片)上也有用户上传了很多现场照片。由此可见互联网平台在新闻报道上也具备很多传统媒体缺乏的优势。 即使是网络报纸的表现越来越强势,但要挑战传统的印刷报纸的地位还需时日,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carborough Research的报道,美国成年人的46%,超过1亿的成年人在工作日会阅读报纸。 危险总与机遇并存报业的确面临的让人难以致信的危险,但在危机中危险总与机遇并存的,在对于具有太多传统因素阻碍的报纸来说尤其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报纸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更多的是生存与死亡的抉择。包括互联网平台、移动通信在内的众多技术将在报纸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也许你会说是时候让我们迎接网络阅读时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