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blog.gexiaofei.com......th-date-form/ |
||
|
今天在注册139.com的时候偶然意识到一个细节方面的设计问题——出生日期的输入体验。139.com默认的是通过下拉框选择出生年月日,年份默认为1981,下拉选项以1981为起点顺序排到2000年为第一屏选择。 在看到139的这个设计的时候,我产生一些想法,所以又尝试找了下在注册过程中必须选择出生日期的网站,于是找到了原版开心网。 出生日期对于用户来说属于隐私信息,无论网站收集的目的是什么,初始想法都是为了得到准确的用户数据,但是有经验的互联网用户一般很少愿意提供这类真实信息,尤其是在娱乐感觉偏重的网站上,所以这类信息的准确率一般都偏低。而我认为下拉选择的设计很可能导致网站收集的用户数据的准确性更低。 出生日期的下拉选择的不好的地方在于:
一般人都会记得自己的出生日期,而且在看到有此类输入选项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自己的真实日期。但是对有经验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偏向于提供虚假的出生日期,所以思路会马上转向“我要伪造一个日期”,但是下拉选项却消除了用户去“造假”要付出的脑力消耗,直接提供了假日期选择。 在上面两张图中,139.com默认用户都是1981年以后出生,如果用户确实属于这一阶段,那选择相对比较容易。如果不是,那就需要拉动鼠标选择之前的年份。开心网的设计更不友好,除非他倾向于向未成年人发展。这两个网站的设计导致诚实用户找到真实年份的困难度增加,并且降低了准确率。 在一系列输入操作中间添加了下拉选择,增加了用户判断的负担,选择日期(无论是选择正确的或是造假)给用户增加了思考的工作,而这个不是必须的思维负担确实这些网站的必填选项。用户在原本流畅的注册过程中给“咔嚓”暂停了。 出生日期的输入不是对任何网站都需要的,对于这类个人隐私信息的输入要求应该只有完全必要的时候才要求用户去填写。对必填选项的设计应该尽量避免用户的多余负担,给出用户最直接有效的输入选择。而下拉选择出生日期实在不是个好的办法,无论对于收集信息的准确性还是用户体验方面来看。实在需要的话,我认为还是直接让用户输入的比较合算。或者使用类似163注册页面的的出生日期设计也是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