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blog.donews.com/la....../1502047.aspx

一张图片引发的几句啰嗦话

作者:老白  |   发布: (编辑)稻草   |   时间:2009-05-31 22:26:52 文字大小:- +




这张人均利润图最早是keso在5G里贴出来的。那一段时间,我看到很多人不断地分享、blog这张图。

我的第一印象,是对百度排名第三很惊诧。当然,也没认为有太大问题,商业模式越“轻"的公司,在利润率和人均利润上越有优势。但是,直到我的未曾谋面的老朋友laolu指出,做PPT的那人没弄清楚baidu的年报货币单位是人民币。所以,重新计算后,2008年百度员工人均利润是25116美元。在上面的图中,仅仅只高于Sun,是(倒数)第二。(如今sun没了,那就是倒数第一)

不过,倒数第二也不错,毕竟上榜了。我现在懒得做功课了,倒是希望有好事者把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按照人均利润算一算,看看结果如何?猜测游戏公司应该排名靠前,百度也不会太差。腾讯在我印象里,应该第一名?

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从这张表中很容易看出,没有硬件产品线的公司比较容易靠前。典型的是google,纯粹靠比特赚钱,其次是微软,除了少量硬件外,它靠压制光盘和卖license赚钱。当然,排名第三的Apple比较另类,靠品牌优势+设计能力组成的拜苹果教,比同样卖PC的人多赚将近10倍的毛利。更何况,apple还有手机、iTunes、AppStore等,这些都是靠着比特就可以赚钱或分账的业务。

排名靠后的几家公司,道理也很简单。要不然是硬件成本不容易控制导致毛利偏低,要不然就是所谓的服务性企业。所谓服务型企业,说白了,就是靠人头赚钱。所以,IBM虽然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倒的蓝色巨人,是从电子商务、ondemand、SOA一直以来的布道者,但依然赚得只是辛苦钱。

amazon就更不用说了,想想那些巨大的仓库,想想卖一本书的毛利和把一本书从供应商送到客户手里的漫长历程和成本,有这个成绩真的算是不错了。而且,我对amazon的未来另眼相看,一个是他的平台开放服务。最近的商业周刊报道,amazon的销售额中已经有30%来自非amazon供应商提供的成交额。今天,任何一个想在网上做生意的人,都可以把amazon看做热点地段的豪华百货商场,把自己的商品通过amazon提供的工具上传到amazon的页面,搞一个店中店。如果愿意,还可以再花一些钱,把仓储和物流都外包给amazon。如果business week的报道没错的话,其实,amazon的收入中已经有30%是ebay模式了,甚至比ebay更牛X。

除了amazon这些外包服务外,还要注意amazon的云计算服务和kindle,这些都是待发掘的金矿。当然,分析哪种模式更赚钱很容易,但不是每个人有可以走那条最赚钱的路。标准放低一点,首先,我们要赚钱才行。

更多
打印  |  类别:产品市场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