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xw163tech.blog.163......0951153315944 |
||
这两天媒体发布的几条关于TWITTER的状况的消息,初步证实了我心中的疑虑,那就是它究竟是真正的WEB2.0创新还是一个1.0与2.0的混合体: “·自注册第一天起,40%的Twitter用户没有发布过一条消息,表明大量账户被遗弃了。40%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40%的谷歌用户完全不使用谷歌的服务是不可想象的,真出现这种情况,雅虎和微软就该偷着乐了。 ·约25%的Twitter用户不跟随其他用户,三分之二的用户跟随不超过10名其他用户,这表明大量Twitter账户处于“休眠”状态。 ·逾三分之一的Twitter用户没有发布过一条消息,近80%的用户发送的消息不超过10条。这表明,尽管被称作是一款优秀的协作工具,但大量Twitter用户只“消费”而不“生产”内容。 ·约30%的Twitter用户没有任何跟随者,80%的Twitter用户的跟随者不超过10人。这表明大量用户的消息没有被广泛传播。” http://tech.sina.com.cn/i/2009-06-11/11053170163.shtml
http://tech.sina.com.cn/i/2009-06-07/11083156520.shtml 同一篇报道还说,“哈佛商学院最新的报告也显示,10%的Twitter用户发送Twitter消息数占到了90%以上。” 该如何解读这些分析报告呢?好消息是:三分之二的TWITTER用户有一个以上的关注者和一个以上的被关注者,这和FACEBOOK很像,大部分用户都是轻度用户,但的确是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这是WEB2.0的核心机制和推动力。坏消息是:信息传播主要集中在10%的用户身上,其他人只是消息接收者。这是1.0时代媒体的作用,不是2.0。更坏的消息是,三分之一的用户是死魂灵,或者是被人忽悠注册的,但实际并不想用,或者是我们业内非常熟悉的灌水操作,由公司自己或者花钱请别人成批注册,以忽悠VC和广告商。不管大家怎么解读,美国网络业比中国网络业健康的一个因素就是有许多中立第三方的公司和学者在认真搜集数据,分析研究。捧也罢,骂也罢,一个公司或一个创新的真实分量就在众多持续多角度的分析中逐渐显露出来。 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依托手机进行互动沟通的平台,另一方面是依靠名人,事件或公司的信息广播为主要推动力,TWITTER的未来会怎么样呢?按可能性大小我揣摩出四个方向: 第一种可能是TWITTER继续沿着现有的基本框架不断丰富完善。我得再次声明,TWITTER是一个WEB2.0方向上不大不小的创新,尤其表现在跨平台的自然连接和群组与社区级的互动沟通上。但是,说到底,它也就是博客,相册,RSS这样的2.0元素类的东西,门槛过低,功能过于简单,很容易被整合吸收到其他更复杂更全面的平台中去。好在TWITTER做了开放接口,可以通过自身和第三方的持续努力,让服务完整强大起来。随着手机和通讯的进步,也许它将来可以成为一个站得住的网络服务。但是,它不会成为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也不会成为一个和FACEBOOK,GOOGLE等并列的伟大平台。 第二种可能是TWITTER做到一定程度后卖给别人。它的创始人几年前做过BLOGGER,到了几千万用户后卖给了GOOGLE。从最近它花那么大力气做市场公关的动作看,不能排除卖掉的可能。毕竟从几个人两年多做到几十个人,加起来这东西也投入了近百人/年,有了相当的KNOWHOW和市场价值。 第三种可能是TWITTER逐渐演变成一个所谓社会化媒体平台,主要靠给其他产业的商品,服务以及资讯进行推广为生。这就很像我们熟悉的短信营销了,进步在于用户可以控制接受什么信息。不像垃圾短信,要不要都给你发。这种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TWITTER自身的努力,而是要看即时通讯和短信运营商是否及时应对,也要看网络媒体是否及时调整跟上。如果他们动作及时,那么TWITTER也很难成为一个通用型的媒体平台。 第四种可能是TWITTER尽快走向一个全方位的WEB2.0平台,这是我最希望看到但实战中最难实现的前景。如果以FACEBOOK为比较对象,TWITTER最大的优势在于利用手机进行实时动态的沟通互动以及公共和商业的信息传播。但是,在服务用户的全面真实生活方面,它比FACEBOOK简单单薄的多。我在过去的博客里专门讨论过所谓网络生活的真实性问题。真实分三层,一是人物的真实,二是行为的真实,三是互动的真实。人物的真实依赖于一个平台是否能够提供给用户全面多方位地自我展示的手段,在这一点上TWITTER只抓了实时动态,其他一概阙如。行为的真实依赖于一个平台是否能够提供给用户全面连续的自我生存的手段,在这一点上TWITTER有意没做。互动的真实依赖于一个平台是否能够提供给用户全面深入的生活的手段,在这一点上由于TWITTER平台格局过于狭窄,第三方应用受到极大的局限。如果形象一点看,TWITTER很像一个网络新时代的随身听,集朋友间沟通互动与获取公共和商业信息功能为一身,而FACEBOOK更像一个家,人们在其中全面真实地生活着。我们可以想象家里有个随身听,却很难想象随身听里安了一个家。从最近的动向看,FACEBOOK已经基本吸收了TWITTER的长处,在即时动态,真实全面和开放丰富三方面都有不少新动作,至于在公共和商业信息的传播上,估计也能很快赶上。但TWITTER最近过于依赖广播式服务,虽然有利于品牌推广和用户增加,但如果没有节制,就会变成了向1.0时代的倒退,伤害其WEB2.0的创新性,从而失去与FACEBOOK的竞争力。 总之,我这5篇关于TWITTER的博客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学习和吸收TWITTER创新的精华,并把它融合到自己的平台和服务中去。那种简单抄袭,照猫画虎的做法应该没有什么前途,因为TWITTER本身更像一个应用或平台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一个大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