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新模式的代表,拍拍贷被邀请去参加第一财经的《头脑风暴》,主题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讨论。其实“拍拍贷”现在做的,算不上“中小企业”的范畴。我们更关心的是“人”,而非企业。要算的话,只能算是微型企业吧。
种种原因,我们还是没有参与。只在这里,分享一些我们对于“拍拍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看法:
- 解决整个社会包括“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不能只有大银行的存在,而且需要有中小银行、乡镇银行、各级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人的存在。显然中国在不断往这个方向走,包括大银行改制、去年的小额贷款公司开放、刚出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乡镇银行的意见稿,贷款人条例的意见稿等。
- 开放性和创新性
- 整个中国对于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等的贷款都没有太多经验。要发展,必须要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在这个领域做的不错的包括”泰隆银行”、”包商银行”等等,都是走完全不一样的途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完全不同,当然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运作。
- 保持开放。在严格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该给予更大的空间让市场去创造出一些有生命力的模式。
- 信用体系。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包括从各种征信、信用体系的开放度、确保信用在社会中扎根。如果能做到取信可信,信用违约成本够高、没有信用寸步难行的地步。配合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整个融资难不会那么难。
中国整体“不差钱”,缺的是完善的信用体系、多层次的融资体系。鼓励大银行涉及信用较易评估的中小型企业、创新性地引入各种机制来评估更多的中小型
企业,通过多级结构来覆盖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保持创新性和开放性,放开不同的思路,相信中国能走出自己很好的一套思路和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