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glif.cn/2009/07/sm......artphone.html |
||
注意:本文未经勘误,可能包含少量错别字 如果说到智能手机,iPhone 和 Nokia 是两个不得不提的家伙,iPhone 正在全球如日中天吞噬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而 Nokia 这个巨头则依然称霸美国以外巨大部分地区,Twitter上 @kcome 兄认为Nokia 在美国市场的失败是个谜,或许那位老兄还会想到Palm Pre和Android,恩,我觉得Palm 时代已经过去了,Android时代还没到来。 我把朋友的iPhone拿来玩了两周,其实算不上多有研究,相比来说Nokia 的S60系统我就比较了解一些了。论坛上总是看到iPhone 和Nokia 用户因为审美观不同而互骂,而我却对这两家公司手机软件设计的思路产生浓厚的兴趣。 Nokia 收购的Symbian 系统一向以严谨著称,Nokia 在手机的人机交互上一直投入大量的研究,比如手机上的哪个键在什么状态下应该调出什么菜单,这个菜单中列表的顺序都是经过仔细设计的。在使用过那个烂到家 的摩托罗拉手机不小心删掉过好几个联系人之后(而且音乐播放器连自动下一首都没有),我换了Nokia手机。从此误删联系人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 过,Nokia的菜单设计,总是让你方便找到最需要的功能,他绝对不会把删除联系人作为菜单中的第一项,而且没有删除的确认。总之,我喜欢上了欧洲人做事 严谨的风格。 对于iPhone,我一直不敢做什么评价,因为我还在学习他。如果说Nokia 通过严谨的逻辑来设计手机软件,则iPhone 上更注重人的感受。Nokia 擅长用严密的逻辑,复杂而有条理的解决问题;而iPhone 则总是想办法找到极致的简单之路。 网络链接的设计 Nokia S60的网络链接的设计: Nokia 在进入2G的时候打败了摩托罗拉,成为手机的世界霸主。Symbian在网络链接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每个程序对于网络链接的使用权限可定制性,因为那时 的欧洲可能就像现在的中国,手机上网流量资费还很高,用户需要充分控制每个程序的网络链接,以免被扣掉高额费用。而且Symbian 系统中每次载入百KB(具体不清楚)以上的邮件附件、接入播客、设置Pushmail时都提示运营商可能收取高额费用等。 在这种情况下,S60第三版的网络链接是这样设计的: 一般来说,每一个程序都会有接入点设置 现在我在用Nokia N97,他使用的是S60 第五版,看看第五版的网络链接是如何设计的呢?首先,在N97的设置里有一个叫“网络承载方式”的选项,我给你梳理一下他们的功能: 我想到这里你应该看明白了,第五版的设置比以前更复杂了,但用起来确实比以前方便了许多,你可以设置一个互联网链接的承载方式,让wifi的级别高于GPRS,这样他们就会自动切换了,并且优先使用wifi,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功能嘛。 那么iPhone 是如何设计这个网络链接的呢? 这里没有网络承载方式概念,也不用每个软件区设置接入点,iPhone 自动给网络链接分配了优先级: Nokia在用严谨、复杂、有条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iPhone,则从人性化出发,找到最简单达到目的方式。 这两种网络链接的设计,到底哪个更好呢?如果说复杂和简单都可以解决问题,那么让科技变得更简单则是设计者一个永远的使命啊。 本来还想把“同步处理”作为第二个例子,但是篇幅太长了,先不写了,总结就是:iPhone使用Exchange同步相当爽,而S60上的同步处理,则比网络链接的设计更让你焦头烂额10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