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maitian.blog.techw......9231441.shtml |
||
白鸦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常见功能之“好友”设计》,探讨交互网站中几乎必配的 “好友”功能。文章中,白鸦的观点是:“张三认为李四是他的好友,那么李四就是他的好友。。。。。。所以,张三如果加李四为好友无须李四同意”;因此白鸦说:“我基本不赞同99%的“需要对方验证才能添加对方为好友”的做法”。
下面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为讨论方便计,我把白鸦设计的“好友”模式简述为“单向”;而需要被加好友确认的模式,可以算是“双向”的。“单向”好友的案例有百度空间;“双向”好友的案例有新浪博客。
在讨论“好友”模式的单、双向问题之前,我特别赞同白鸦文章中,一位网友的观点:BS(web)模式下的“好友”功能其实不重要。对于非专业的交友网站,或者网站主要业务不是建立在“好友”关系之上——对这样的绝大多数网站来说,“好友”设计的重要性,远不如输入编辑器。编辑器是几乎人人要用,而好友功能,站方设计n多,其实用户都不会用的,用户会直接用qq或msn建立并维护自己的好友。这里我也多说一句,一些产品人员喜欢对设计“好友”下过多精力,考虑良多,做的花哨;但真的还不如花时间琢磨如何让编辑器更完善。比如就以搜狐博客来说,他的好友功能纸条功能,我从来不用;但每次我用word把文档复制进搜狐博客后,它的编辑器的换行都多了一行,使得段落间距凭空增大,页面非常不好看。
不过,虽然web模式下的好友不重要,但对于一些网站,比如蚂蚁网,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虽然不是交友网站,但好友设计也非常重要。所以在考虑蚂蚁网的时候,我把好友的问题梳理了一下。
先说单向好友模式到底有什么好?两个字:“轻盈”。这两个字解释起来就是一篇长文,所以我只谈一下其内在逻辑:单向好友的模式是符合web模式下,用户交友特点的——除了我上面说的两类特殊网站,其他网站的用户压根不在乎web模式下交友;所以干脆站方就做一个“轻”的应用:大家随便加好友,你爱加谁是谁。打个比喻,这其实和贴吧类似:反正大家就是上去扯淡,干脆也不注册了,大家随便扯。
再说单向交友模式有两个问题:
第一,对某些高端用户来说,会可能产生不太爽的感受。比如,“张三如果加李四为好友无须李四同意”,那么,李四如果看到自己出现在张三的好友列表,会隐约不爽——我认识你嘛?凭什么我就成了你的好友?但这个问题其实是小问题,更甚至,这个问题其实对某些网站站方来说是好事。因为站方潜在的鼓励大多数的草根用户“拉大旗做虎皮”——记得那个典故吗,“我的朋友胡适之”。:)也就是说,像新浪“名人博客”,其实恰恰需要使用“单向好友”,而不是现在的“双向好友”——草根用户如果有“我的好友徐静蕾”,虚荣心大大满足;而徐静蕾看到了虽然腻味,但是她看草根博客的概率极低;且激励徐静蕾继续写博的动机肯定能让她忍受这点小腻味。
第二,单向好友功能,其本质是一种“订阅”关系,所以如果以“好友”之名,有点名不符实。这算是一个真实的麻烦。有的网站,比如豆瓣换成了“友邻”。我认为这样稍微换个说法,要比直接用“好友”好点。
所以到这里,我还是基本同意白鸦的观点;但我有个补充,“对于非专业的交友网站,或者网站主要业务不是建立在“好友”关系之上”;那么,确实可以99%的好友关系是“单向”的——因为对他们来说,“好友”压根不重要;那就不妨“轻盈”地处理它。
那么,为什么需要“双向好友”模式呢?我刚才说了,“单向好友”模式其本质是“订阅”,而不是真正的“好友”——只有“双向好友”模式才能真正开始“好友”之间的互动,否则两个人的关系只能是“订阅”关系。
我以蚂蚁网的设计来说。比如,我们做的一个功能,“向好友推荐”。蚂蚁网如果是“单向交友”模式,“张三如果加李四为好友无须李四同意”,那 么,李四的“向好友推荐”应该向谁呢?是向自己并不认识的“张三”,还是向自己加的同样未经对方同意的好友?前者,对于李四来说,没有动机;后者,对于李 四来说,他是在发垃圾信息——以此例说明,如果你有一项业务是要建立在好友关系之上的互动,那么你可能只有用“双向交友”模式。而作为对比,豆瓣采取“单 向”模式的“友邻”,就没有这种好友之间的主动互动。
单 向模式“轻盈”,但只是订阅,不能建立好友之间真正互动;双向模式能建立好友互动,但笨拙。那么,我一个站上,能否把这两种模式同时都使用,让用户自由选 择呢?——我认为,这样做产品的思路,是有问题的:表面上,你提供了一个全面解决方案,但更大的问题出来了:你站方准备引导用户使用哪种服务?本来100个人,要么用单向,要么用双向,都能玩起来;但现在你潜在诱导让50人用单向,50人用双向,两种模式都玩不起来。
那 么能否优化一下呢?比如,当“张三”加李四好友后,张三就完成了对李四的订阅(单向);同时李四收到需要确认消息“你同意张三加你为好友吗?”。李四如果 “同意”,则张三和李四建立双向好友;李四如果不同意,也不撤销张三对李四的订阅——这个方案比上一个方案优化了一点,因为它弱化了两条线的引导,还是只 强调了单向好友这一条线;但又有了双向补充。不过,我认为这样的优化方案依旧不可取,因为这个方案还是会需要用户在内心建立两个模型:1,真正的好友(双向);2订阅关系的好友(单向)。我认为,这样会为用户增加困扰,得不偿失。
总结一下: 1,web模式下的好友关系,不是想象中那么重要,多数情况下,单向好友足够 2,使用“双向模式”的条件是网站的关键业务,需要建立在好友关系之上 3,要么单向,要么双向,不要试图同时单、双,那是小聪明,会增加用户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