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dimcolor.com/blog/?p=524

提醒,反馈,归纳,有效性

作者:admin  |   发布: (编辑)kent.zhu   |   时间:2009-08-08 10:25:59 文字大小:- +

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答应别人的事情,忘了;你告知的事情,别人没有这样理解,并作出不是你想象的事情;你在餐馆吃饭,服务员答应你马上上菜,半小时过去了,没有动静;家里的东西经常找不到;手机经常被偷;你甚至记性不好到出门马上想不起是否带了钥匙;更甚者,酒后驾车,出事故频频上演…
的确很头疼,有时候要强迫自己,也要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别人,要不是争吵,要不是得过且过。

人的大脑的确很难去记忆这么多,或者无意识的忘记,或者俗话说的不上心里去,人脑是最完美的机器但有效利用率却不高,这里不说如何让人自己去改善,人们还可以做的是,如何利用其他手段(被称为产品或者什么),来帮助人们如何有效提醒你,反馈你,帮你做事物信息的归纳。
如果有一样东西,能实时对你的行为,将要产生的行为,产生后的行为进行后续性提醒,告知你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应该怎样等等,而且保证你收到信息并明晰。

现实中,我们用到了手机,个人电脑,城市指示系统等科技化设备来做到这些,但是还没有达到最优化效果。比如酒后驾车,后果都知道,但事故频频发生,好像惩罚效果没起到很大的作用,反过来想想,人既然没记性,那就不让他死记了,你开不了车总行吧,比如什么手段能让喝酒的人坐在驾驶座上是启动不了车的,我想这个比罚要来的好些。
现在有一种关于汽车行驶的设计很好,有些公路车道分割线采用了麻点状突起物设计,汽车压到上面就会感觉不平和刺耳噪音,有效防止汽车压道,很容易做到的设计,却很有效果。
电子产品中,提醒与反馈是很常见也是很容易做到的,用户设定其想要提醒的内容(或者电脑帮你梳理内容),并在恰当时间做出明晰的反馈甚至加以手段来保障你的知晓,的确带给我们很大的方便。

为什么要归纳,如果只有一两个物品或者信息,你不需要归纳,平铺开就好了,找也方便。但物品或者信息多了,你就不得不进行归纳和收敛了,根据人们的日常逻辑判断,明确掉什么是常用的,什么是重要的,这些物品或者信息应该以怎样的归类方式来梳理,这个梳理一定要符合人们的日常逻辑,不然梳理后的内容就和使用者之间有了不一样的判断而导致使用不畅快。就是自己用,下次也记忆不起到底是怎么分类和排放的。
互联网提供了比归类寻找更快捷的方法,搜索。只要每个信息都有自己的标签,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因为每一个物品都是独立不被收录的,目前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物品中置入芯片由中央系统收录并管理,可以方便寻找,但也不是所有物品都适合这样做。

上面说到的方法要真正对人有利,必须要有有效性,没有好的结果的方法,必定会被抛弃。

这些都对高效、良好生活有帮助,不过生活也并不都时时刻刻需要高效。休闲,放松,也是对生活的调节,这就有了闲逛这种无目的性的行为,这个背后,也是有更好体验的应用出来的。

更多
打印  |  类别:设计之外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