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brandmarketing......lt.asp?id=446

移动怎么办

作者:王一辛  |   发布: (编辑)稻草   |   时间:2009-08-09 20:02:39 文字大小:- +

现在,移动通讯产业掐架可谓掐得如火如荼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国争霸,老牌霸主中国移动,即CMCC,应该怎么办呢?我来做个不算乌鸦嘴的预言吧。

1、CMCC在竞争宣传中,只提移动通讯,不说3G

现在的移动通讯产业的竞争实质,不是2G与3G的竞争,而是移动通讯由CMCC独家垄断到三家争霸的竞争。这跟2G3G什么的没关系,只是重新切市场的蛋糕而已。

切蛋糕的话,总要拿出最锋利的刀才行。中国移动的好刀子是自己98%的全国网络覆盖率、稳定的信号、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服务体系、以及多年经营的三大客户品牌(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我们可以看到,这几把刀子都是2G的,跟3G没关系。而在3G这件事上,中国移动的TD牌是把分不清刀刃刀背的蹩脚刀,尤其是经过这大半年的试用体验,口碑已经毁得差不多了。

总之,移动通讯的前行者和老牌霸主形象是移动的利刃,而3G则是不折不扣的软肋。在这混战态势下,CMCC的上策是大力唤起用户对自己“本尊”的认同,而不是搞什么3G宣传自毁前程。

从最新的广告片“移动改变生活”来看,中国移动似乎认识到了这一点。

2、降价。或者有目的的降价,或者没目的的降价,反正得降价

从各个角度来看,降价都是必然趋势。从理论上来说,垄断是为了保持溢价、攫取最大利益;而垄断的局面打破后,价格自然就要下降。从一家独占到三家争霸,降价是必然的,况且电信已经恶狠狠的这样做了。从国外案例来看,各国从2G升级到3G都经过了艰苦的市场推广阶段,最后全都是靠降价才搞定的。这个现象很有趣,按说用户享受了更高级的3G服务,应该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才对,可惜现实偏偏相反。

3G唯一的意义是更快的信息传输速度。只有用户有大量信息传输需要时,这种速度才有现实意义——用2G发短信和3G发短信是没啥区别的;不到传输多媒体文件的地步,用户根本就没必要切换到3G。然而,想让用户大规模的用手机传输数据,就必须降低流量费率,不然用户就转到电脑和固网互联网去了。所以无论怎么看,这资费是非降不可的。

好了,从现实竞争来看,得降价;从未来发展看,得降价。移动、电信、联通都肯定得降价。这价格非降不可,而中国移动面临的问题是,怎么降?

如果无目的降价——全线降价的话,移动会陷入与电信和联通的直接价格战,在所有层面抢夺各种各样的用户,即总体用户规模的争夺。如果有目的的降,那么中国移动想留住的用户,其资费就要比电信和联通更低;不想留的用户,宁可把资费调高一点,让他们赶紧流失算了。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移动的用户流失是必然的——总不可能电信和联通一个用户都不增加吧,所以明智一些的话,中国移动就应该先降价为强,而且是有目的、有原则的降价。这样,保不住整体用户规模,但是可以保住甚至提高整体收益。

3、靠与外界服务的融合来留住用户,而不是靠所谓的自有服务来留住用户

中国移动可能会考虑(而且确实在这样考虑)发展什么样的数据服务才能留住用户。可惜的是,我得说,中国移动发展什么数据服务也留不住用户。原因很简单,对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自有服务是用来赚钱的,不是用来服务用户的。

目前,运营商的自有服务有两大缺点,一是局限于运营平台,二是产品质量低劣。前者是运营商的狭隘导致的,后者是运营商的关系户体制导致的。局限于运营平台意味着这种服务对用户来说不是必需,比方说彩铃、手机报之类,移动有移动的彩铃和手机报,电信有电信的彩铃和手机报,联通肯定也有,就算没有很快也可以学一个。那么,用户从移动转移到电信,到底有什么可损失的呢?既然没什么可损失的,自有服务又怎么可能成为用户转出的门槛呢?

另一方面,低劣的产品质量使通信运营商已经错失了捆绑用户的时机。在3G时代,随着手机数据传输不断提升,自有服务面临的竞争并不仅仅局限在移动平台,而是必须与互联网中最出色的服务抗衡。飞信在与移动QQ、MSN竞争,无线音乐在与百度音乐和谷歌音乐竞争,移动的地图在与谷歌地图竞争……等等。相比起“只能在中国移动的手机上使用的付费服务”,“在哪里都可以使用的免费服务”自然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吸引力。除非中国移动能拿出超越一切同类产品的服务,否则不要指望用户会亲睐这种生来就带了一副枷锁的东西。用户又不傻。

如果中国移动在三年前就拿出了最好的超级产品,那么有可能今天不会面临没法挽留用户的尴尬境地。到了今天,能够绊住用户的,只剩下手机号码而已。既然自有服务不能在短时期内提升,那么移动只能依赖外界的力量,把手机号码与用户的银行帐户、QQ、MSN、常用信箱、网游帐号之类相挂钩,把换号的门槛越筑越高,用户才不会轻易逃离。这就意味着要捆绑外部服务,而不是所谓的自有服务。可惜的是,电信又先行了一步,已经在捆绑QQ和MSN了。

当然,如果中国有允许用户携号转网的那一天,那就捆绑什么服务也没用了,老老实实降价吧。

最好玩的是,以上这三条正是移动不甘心做的。1是有政治考虑,2、3则是放不下既得利益。我们且等且看吧,等到携号转网那一天的到来——不到那个时候,电信运营商就不会懂得什么叫竞争。

更多
打印  |  类别:产品市场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