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也很正常。
——————————————————————————————————————
08年某月,中国移动市场部找了个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发起了一轮以“焦点小组”和“用户访谈”为主要手段的消费者需求调研。历时数月之后,有了很多有价值的发现,其中一个是关于营业厅柜员机的:很多用户(将近10%)希望,柜员机打印发票时,能够支持自定义发票台头,他们有确实的需求;还有部分用户(30%)虽然目前没有这个需求,但也觉得有这个功能比较好,因为自己可能哪天会有这个需求;其他的用户(60%)认为没有也无所谓,不过,功能嘛,有当然更好。
客服部门得知后,很高兴,因为这是他们曾多次转达给市场部的一项客户建议,一直没有人响应。现在看来会很快有人跟进了。
除了给柜员机增加这个功能之外,市场部还发现了一些用户需求。但综合来看,柜员机的这个需求在“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品牌形象”三方面都有好处。于是决定推进这件事,给柜员机增加这个功能。他们把原来做柜员机软件的外包商找来,外包商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没有键盘没办法让用户输入发票台头。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方案:把屏幕升级成可手写屏并采购一套他们的“手写识别软件”。钱不是问题,于是项目就开始了。
几个月后,软件做完了,接下来是用户测试了。市场部找了一些有这种自定义发票台头需求的用户来试用样机,用户反馈比较一致:挺好的,对手写字体的识别能力还需要提高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市场部发现用户普遍手写习惯并不是很好,即便是一些常用字(比如“北”字),连笔的问题、笔画顺序不规范的问题也很常见。这就导致用户完成一个台头的时间比较长,总有个别字要多次输入。好消息是,当用户发现软件的识别能力并不是那么强之后,他们会主动调慢速度,将每个字一笔一笔写清楚,最终大多用户能够完成测试任务,虽然耗时较长。
综合来看,已经达到上线标准了,其他的问题,可以以后慢慢改进。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很快就把一线城市营业厅的柜员机升级了。
对于这样的新功能,客户的究竟会有什么反应呢?
下回再说,给大家留点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