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2simple.cn/2009/08......app-store.htm

App Store是很大一盘棋

作者:Datou  |   发布: (编辑)稻草   |   时间:2009-08-27 22:18:19 文字大小:- +

未来,电子商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将会越来越重要,当淘宝禁止百度索引自己的内容之后,用户要购物或者比价,就要用淘宝的搜索引擎,淘宝一样可以买搜索广告,即便不考虑商品销售的利润,淘宝也能盈利,因为它是用户购物的门户。

这和App Store有什么关系?Amazon的销售额中,媒体产品占据了一半,图书、电影、音乐等产品都是可以信息化的,如果消费者的习惯变成了更快捷的获得媒体产品,随时随地用顺手的设备浏览,那么媒体将会脱离物理商品的载体。到了那个时候,用户会在哪里购买这些信息化的商品呢?很有可能是在App Store。虽然这些商品信息化了,但是要使用它们,还是离不开终端,iPhone和苹果未来的平板设备,就是最佳消费终端。Kindle的局限性太大,只能用来看书,其他手持设备缺乏统一的标准,iPhone似乎是专门面向未来的一款消费终端。

Apple在有意控制iPhone的标准化节奏,小心翼翼的提升着系统功能和硬件规格,同时保证向下兼容前几代的设备,走的非常稳健。iPhone先是拉动起来了App Store,现在App Store和iPhone已经形成了正向循环滚动,信息化商品的售卖/消费巨头正在形成。如果App Store抢下来Amazone媒体商品那一半的市场(数字音乐的销量占美国音乐总销量的35%,iTunes占了数字音乐销量的69%),再额外开拓出App软件市场,它就是最大的信息化商品商城,就有了在搜索上与Google叫板的力量。这还没完。参考现在中国SNS市场App产品的商业模式,如果Apple为App建立好支付渠道,与App进行用户消费分成,这又是一大块额外的收入,很有可能同Facebook叫板。

Amazon从买书发展到今天的综合商城的路线,App Store也许正在信息化商品的领域进行复制。为什么要从手机切入市场?因为手机是强需求和频发需求,它的平台效应可以拉动其他增值应用,通过手机建立起来生态圈之后,再扩展到其他手持设备,就水到渠成了。

那么,其他公司是否也有机会在这里分一杯羹?应该说机会肯定是有的。我个人不是很看好Android模式,光是靠操作系统控制不了这样一个生态圈,使用Android系统的各种具体产品差异很大向上兼容的能力也很差,无法支持新版的Android,这样的设备对于App的持续消费能力不足,从而就会引发开发者兴趣不足的问题。与Android相比,MKT的竞争力更强一些,它能够同时控制硬件和软件,手机厂商的定制空间有限,这是它和iPhone非常相似的一点,并且它也有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俗称山寨机),虽然用户相对低端,但是有潜力可挖。

更多
打印  |  类别:产品市场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