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gaofeiblog.blog.so......32602500.html |
||
优酷网站存在盗版是不争的事实,但大量的用户访问,证明了市场对这项服务的需求。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基于盗版为主的版权产业链各方如何平衡利益,达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对优酷这样的播出平台而言,最理想的状态在于以时间换空间。希望版权拥有者能够与视频网站达成一定的默契,在网络用户付费不成熟的中国当今市场,对盗版稍加以默许,共同把市场做大,以图未来。 但是影视作品的特性决定了这条“时间换空间”的路并不好走。首先,中国软件市场已经为版权方做了示范,即便培养了用户,最终也不一定付费。 其次,即使有软件产品可以走这条路,影视内容也走不得。因为影视内容不同于软件,它不具备锁定用户的能力。比如用户习惯了使用windows,如果转移操作系统,会有使用习惯、应用软件等大量迁移成本,但影视剧没有这样的能力。 换言之,用户之前对影视内容无偿消费的盗版,并不能直接转换为对未来正版的依赖,这个默契最终让版权方拿到手的也只会是一张空头支票。 对版权拥有方而言,利益诉求自然是按其所希望的定价进行版权收费。不过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即使没有网络视频,影视市场的正版率也没见高,何以盗版更加容易的网络视频,用户会心甘情愿付费? 如果版权方用对待电视和DVD这样的传统方法进行定价,用户显然不会买单。即使起诉了优酷、连带着土豆、ku6,就算把这些网站都关了,也未见得这些用户会转化为正版用户,为版权方送上真金白银。 影视公司也越来越想明白这一点,如同“暴风影音”、“迅雷”不停弹出的广告窗口,不向最终用户收费。植入广告,成为很多影视公司的选择,于是我们在《非诚勿扰》中看到了“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特写,舒淇用很清晰的声音说:欢迎乘坐大新华航空。 广告是按流量计价的,对广告主而言乐见盗版,这些影视作品盗版越多,观看次数越多,广告回馈越大。而且这个好处也会回流到影视制作公司,因为广告效果不错,所以更多广告主愿意投向植入广告。 但是这也有个问题,植入广告需要在影视作品制作之前即进行,一方面耗时耗力,另外一方面,长此以往,影响用户体验,不利于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 说到这,似乎影视品做的正版商业运营似乎走向了死胡同,但是冲突各方并非没有利益结合点。那就是影视公司不会愿意失去网络出版发行这块收入的机会。而视频网站拥有大量的用户资源。 所以,视频网站成为一个外包和搜索平台是一个当今版权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在这个模式中: 影视公司 ——自己搭建网络播出平台,由于某些影视可能不具备网络搭建能力,可以外包给视频网站,后者获得一部分外包收益。 视频网站/门户网站 ——推竞价服务,因影视公司自己搭设平台,但是有版权无用户,所以视频网站或门户网站可通过带去流量,获得竞价收入。视频网站同时继续通过真正的web2.0,吸引用户贡献内容,有别于搜索引擎的视频搜索。 用户 ——仍然不必付费,用户体验基本不变。但是可付出小额费用,得到包月服务,更容易观看,不必费心寻找盗版下载资源。由于影视公司自己制作视频平台,市场供求将决定价格水平。 当然,以上只是达到多赢的理想状态。如果以目前这种态势发展,视频网站求广告收益如火中取栗,版权方通过法律途径这种最耗时耗力的方法获取收益(你见过顾客到小卖店买包烟,店主还要诉讼才能拿到烟钱的情况吗),最后是多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