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hi-id.com/?p=2436 |
||
Core77 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专题,叫做 Hack2Work(Hack2Work: Essential Tips for the Design Professional),提供给设计专业人员的一些基本技巧,这些技巧不仅指“做设计”上的,而是涵盖了这个专业或职业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办公室的绿色植物的选择,以及来自办公室美食家的点心建议,与实习生一道工作的小贴士,写设计公司blog的注意事项等等。总共分成了5个类别,分别是CLIENTS, OFFICE, STAFF, PROCESS 和 PROMOTION,这些技巧可以当你的更快速更聪明地的工作,一些非常有参考价值,而一些则非常有意思,我们下面选择几篇文章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How to Make Your Client’s Logo Bigger Without Making Their Logo Bigger Michael Bierut 的“最后一招”,但是他从没有使用过,文章看起来是并不是正经的经验指导,更像是设计师的解嘲和自我娱乐,但也许就有使用这“最后一招”的时候,之所以说是有自娱的感觉,也许你想象一下这个情形就明白了,即客户强调“把标志放大一点”,这几乎是每一个设计师都能碰到的事,你想维持设计的品质而不愿意将客户的标志放很大,而绝大多数的客户都会觉得设计师总是把自己的标志缩的太小了,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产品铭牌上,或许有时候这并不是问题而是作为客户的一种权利,这也是经常碰到的,对方给出的批评或者修改意见只是出于他是被服务的。当客户对你提出“要把标志放大”,而你已经没有任何其他路子了的时候,Michael Bierut 的建议是先认真地乖乖的接受意见,让客户满意,回去整它个5个修改稿,这5个修改稿的标志大小只有很小的差别,小的令人辨别不出,而且客户很吃这一条尤其对比你去和他理论争辩为什么只做这么大。而后下一次提案的时候,就一字排出这从小到大的5个修改稿方案,然后对他们说“我们从原始稿开始修改了它们的尺寸,并且每增加多少为一个方案以便作出更正确的选择。”,然后客户会认真的比较(因为尺寸相差实在太小了),而你可以建议“我们看了之后觉得5号实在太大了,但是3号和4号就很难选择”,如果客户比较委婉他就会考虑你的意见,如果不是,他就选定了5号,也许此时你还会建议看看4号,但不管如何,你胜了。因为你的5号是和上一次的方案一样大的,而1-4号是在5号的基础上缩小的,而且重要的是你没有说谎(这一点可以做到)。但要点有,上一次不要留给他们拷贝,如果被识破了,把实习生拿出来作挡箭牌。原文详细见这。类似通过罗列选项来影响人们的选择可以见 Yang 发在 iDESIGN 上 的 Dan Ariely 在TED上的一个演讲“Are we in charge of our decisions?” Dos and Don’ts for Designers Dealing with Business Helen Walters 在文章开头说到不是所有人都想设计师一样迷恋设计的,通常设计师的这种自恋表现,一是对人们不能认识到设计是世界上所有东西的唯一本质感到义愤,二是装作自己是精英的一员能够认识到设计是世界上所有东西的唯一本质并对无法理解的人表示悲哀。客户并不是都像 Steve Jobs 那样,所以设计师要想把自己伟大的创意实现,就需要去面对外界。Helen Walters 提出的建议有: 1.别把客户当傻瓜。“客户不理解”这是设计师对客户抱怨最多的话吧,但是把设计说明白给客户是设计师的职责。 文章详细见这。 What to Do When You Have Nothing Better to Do Christopher Simmons 的文章,当你没什么事做或者想在日常工作之外做些什么的时候,你该做什么,作者的建议是——Work for free,免费的工作。免费的工作不是指 spec work,这个最近热议的话题,spec work 是指那些为了利益带彩票性的投稿类工作,比如什么威客之类。作者说的免费的工作是指那些“改变世界”的工作,列出的一些例子。 1.1000份免费的明信片。你的设计工作比较缓慢说明你的客户比较不景气说明很多人在找工作,而作为印刷出版业的设计师你的版面会有一些空余,与其让它浪费还不如将它利用出来,到 Craigslist 上发布一个广告说免费赠送1000份的明信片(广告版位)给正找工作的人,然后筛选并为其设计,或许能为其找到工作。而且并不限于印刷媒体,可以是网络媒体。 文章详细见这。 Check Please: How to Learn About Your Clients From Their Table Manners How to Shower People With Gifts How to Look Bigger Than You Are Allan Chochinov 的文章,列出了几个建议: 1.公司名字。在姓前放“The”,后面加“Group” 文章详细见这。
Tim Brown 的文章,Tim Brown 从以前为一家木工机器厂做设计谈起,说如果现在来做设计,则除了简单问他们未来的产品要怎样,还会问很多问题,会探索各种创新的可能性,让他们的产品更富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最新需要,提供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伴随着服务和知识,或者甚至可以转向另外的行业等。Tim Brown 提到了麦肯锡和他们招募的T形人才,所谓T形人才,就是一竖代表很深的分析能力,一横指的是横向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背景以适应不同的问题。对设计师也是如此,Tim Brown 从他个人的体验来说,成为T形设计师,最具挑战性的是如何将机械和商业规则整合起来,在最初他困惑于商业让创新变得很难,直到意识到商业是设计问题时,开始考虑创新的成本和效率,或者将商业规则之类看成设计的参数,不再将它们视作敌人而是材料,虽然有时还是让人泄气当时至少可以将它们视作创新思考的因素。与其说做一个当代的达芬奇,成为T形人才在已经扩展了的当代设计业中获得成功的关键。 6 Tips for Working with Your Interns Sarah Nagle 的文章,人们经常抱怨与实习生一起工作碰到的各种问题,作者给出了他们 Smart Design 的一些建议: 1.浮或沉。像对待正式员工一样与他们相处。 详细文章见这。 19 Books Every Design Professional Should Own Tips and Advice from a Professional Recruiter Consider Freelancing or Coworking Why Does the Firm Own Everything I Do? Intellectual Property & You 5 Keys to Successful Design Research 1.拥抱参与者的世界观。不能将自己的一些观念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作用于参与者,比如说你不能将自己的术语介绍给他们,或许一个词比如“notebook”就会改变参与这的一些想法。 详细文章见这。 Is Social Design Sustainable (And Can It Be Profitable)? Consider the 4-Day Workweek 一年前美国犹他州曾经有过一个实验,政府工作人员从5天工作制改变到4天工作制,而一天的工作时间增长到10小时,最后结果表明是一个多赢的结果。作者 Sarah Rich 提到一年级的时候他们每星期五是玩乐(或者智力开发)的日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四天工作制还给环境减轻了压力,文章详细见这。37signals 就是四天工作制。 Social Media + Design: How to Work Your Network Hero Shots, Money Shots, and Process Pages: How to Present Your Work Visually 展示给客户,怎样能够打动他。 1. The Hero Shot.精彩特写,一下把人家震惊。 文章详细见这。 How to Win a Design Competition 1.除非设计铲车或者航空终端,尽一切可能提供设计实物。 详细文章见这。 Dos and Don’ts For Your Design Firm Blog 把blog地址在公司首页链接,让每一个访问者读到最新和最好的信息。不要仅陷于文字,考虑加入图片、视频、绘画。使用自己的声音,个人化,blog是关于人在说。别害怕把自己搞出名。使用twitter来推广文章。不要谈论其他设计师的绯闻。展示你的工作场所。不要使用图库图片,千万。邀请公司的每一个人从CEO到实习生来写专栏。除非得到客户许可,千万不要写与之相关的东西。链接到其他网站,文章中还是侧边栏。不要荒废,不能坚持简单的一件事,怎样让人相信能够完成新客户的工作?写写非设计公司的事,但是要拉回来。别怕变的有趣。 文章详细见这。 How to Pitch Me Linda Tischler 从媒体人的角度出发,对象媒体投稿作宣传的人提出的一些建议。提供了10条建议,同时明白媒体永远不缺投稿者但是永远缺少好的材料好的设计。文章详细见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