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meirendaddy.co......m/blog/?p=624

为什么是技术而不是别的

作者:美人她爹  |   发布: (编辑)kent.zhu   |   时间:2009-10-26 19:07:57 文字大小:- +

今天看到keso写“东拉西扯:从香港看中国互联网”。我看别人的文章,很少有完全同意别人意见的时候,一来是中文IT界独立的思想和声音太少,比大熊猫还少;二来是我一直坚持的质疑态度,无论是谁,只要他的意见值得我思考,那么必然要过质疑这关。

keso在文中最后提到“投资者关心中国互联网,其实只是关心营销手段,关心业务形态,关心市场地位,很少有投资者真正关心互联网的根本——技术”。这是两个论断:

  1. 投资者更多的是把中国互联网市场,当作是其他市场或者手段的简单延伸:或者是美国互联网的N+1,或者是电视等传播方式的N+1。
  2. 互联网的根本力量,在于技术,而非其他。

第一个论断我基本赞成,无论是在硅谷还是在西雅图,除了对中国互联网有深刻理解的几个人,哪怕是大公司的VP们,对中国互联网也只是雾里看花,谈话中经常会有自觉不自觉的错误假设。也难怪,就连我这样的老网虫,离开了那个环境一段时间,也需要回去和大家一起发发短信玩玩游戏,才能体会到新的变化。

第二个论断则让人很怀疑:为什么互联网的力量源泉是技术,而不是商业模式,不是营销手段,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虽然作为一个工程师,我很高兴听到keso这样说;但是作为一个商人,我还是很担心我的钱包。

我想唯一能够说服我的理由,就是技术,只有技术,能够用同样的成本,带来几个数量级的效用。我们可以看看现有的这些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1. Amazon让用户不用出门,就能买到平时需要跑一天甚至几天才能买到的东西。
  2. Ebay让用户能够找到世界上面只有几个人才拥有的东西。
  3. Google检索了世界上面所有不需要密码就能访问的网页,还有很多需要密码才能访问的。
  4. 苹果的iphone更是让人从计算机那里获得了自由,计算机从谋生工具,变成了时尚饰品。

技术等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面,新的商业模式可以生长出来,已有的营销手段可以改头换面,在新的天地里发展。如果说,营销手段对商业的推动是加法,那么商业模式对商业的推动是乘法,技术对于商业的推动,则是指数级别的。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对技术创新如此热衷?我的解释是:如今的技术创新,其实是几百年以来工业革命的继续。西方从工业革命尝到了甜头,占据了几乎大半个世界,对技术上瘾也是自然的。

回到原来的话题。既然技术是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

  1. 投资人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技术不重视?
  2. 技术是否是中国互联网新企业成功的利器?
更多
打印  |  类别:产品市场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