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博客《群岛式社会》,看第一遍的时候不禁会心微笑,颔首赞叹。
"......
这些现象的诞生,需要追溯到工业化社会的历程。因为正是这一进程引发了一个基本问题:人的分离和异化。人的分工、隔离和孤立从来没有这么严重过,用恩格斯
的话说,“这种个人的隔离……是遍及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社会分裂成个体,每个人都由自己的原则引导,每个人都在追求他自己的目标。”现代社会甚至连
核心家庭也已经全面削弱,它所剩下的繁衍子孙的功能也发挥得不怎么好;社会逐渐原子化,分裂成本质上不可沟通的专门化的碎片,人们变成了一群孤独的消费者
形象,彼此缺乏交往,日常生活主要就意味着私人生活,而非公共生活。他们成了所谓的“孤独的权利持有人”,即人们虽然联合起来进行一些合作,却只是把它作
为一种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本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态度再看了一遍,觉得作者的一些观点,尤其是关于互联网的的论断有失偏颇,索性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写下来。
作
者说古希腊罗马时代“最初的公共人”,“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共场所”。这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些人很多都是衣食无忧,在公共场所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广场
上摆地摊,开小店的商人,甚至乞丐,也是“绝在大部分时间在公共场所”,他们大概是无心讨论所谓的“民生疾苦,天下大事”的吧。我想说的是,类似广场这种
公共场所,只能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能是全部,难道天天呆在广场上,人民就能有饭吃吗?
其次,这种城市中心的巨大的广场,除了方便附
近的人,对于远郊的人群的“公共生活”没有什么帮助,这是物理空间上的限制,在生产力落后的社会里,人们对此无能为力。当然现在我们可以在每个人们聚居的
地方都建一个广场,为“每个公民都有享有公共生活的权利”提供场所保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还可以设置论坛,数字广场以供人们聚集讨论,这是后话了。
再次,关于“参与”公共生活的问题。难道只有肉身的参与才能算真正参与吗?首先要质疑肉身参与的效果。
自由讨论,每个人都在大声的讲话,激烈辩论,人们恐怕很难听见互相之间讲什么,而且一言不合,还可能互吐口水,大动干戈;
发表演讲,每个人都上去演讲,我们听谁的呢?
古希腊罗马时代广场的混乱不是没有记载的。
当
然亲身参加一个组织良好的公共活动,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刻的,真正的结交朋友也是要用“肉身”:)。但是人们大部分时间要学习,要工作,要劳动,要创造,如
何在空余的,闲暇的时间更好的参加公共活动呢?广场太远,或者太难组织,而肉身又分身乏术,互联网的出现无疑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群
岛式社会》中说,“......1974年,网络尚未成为一种大众媒体和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是一种矛盾的技术:它虽然便利了人际的沟通,但很
多时候却又加深了人的孤独。现代人在办公室里,有时甚至面对面也更愿意使用MSN聊天而非直接谈话。网络媒体的一些特性(很容易找到与自己兴趣接近的人,
而将其他人过滤掉),甚至加剧了社会的分离;这形成了一种新的危机,即越来越多的人只和自己相同兴趣的人来往,只听到他们自己的回音,拒绝这个小小的孤岛
状共同体之外的社会声音。”
关于Web2.0,“参与时代”的论述已经有很多了,互联网显然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它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数
字化的公共空间,例如众多的BBS和Web2.0网站,让人以数字化的形式参与进来,即Digitalized
Me。无论是肉身的参与还是数字化的参与,要做到的是精力的集中和灵魂的注入,就算是真正的参与了。而所谓“新的危机,即越来越多的人只和自己相同兴趣的
人来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的规律,和互联网的产生没什么关系。互联网让我们交到“臭味相投”的朋友,释放了我们的兴趣,这是
百利而无一害的。通过某种兴趣交到的朋友,并非只有一个侧面,你交到的是鲜活的生命,另外一个精彩的世界,不会“只听到自己的回音”。(可能会有很多杂
音:)
社会化大分工导致人的分离和异化,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严峻的命题。人们想摆脱孤独,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强烈愿望,或许正是互联网技术诞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互联网的产生意味着“群岛式社会”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