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了之前做过的一个案例,加以整理和删减,即从角色卡片Persona开始。
项目背景:XX门户网站汽车频道用车玩车栏目
用车,玩车,很简单,主要是两个主流用户群体:
一是有车使用者,正常使用,日常养护为主。
二是有车玩车,改装者,玩车发烧友。
Persona 1
Mike 32岁 男,年收入30万以上,职业是艺术指导
拥有两部私家车,一部大众迈腾(购于2007年),一部马自达6(购于2003年)。
马自达6经过自己多年反复改装,从外部到内部改装范围和程度都很大。
经常混迹于“无敌改装网”等专业的汽车改装论坛,并且在坛子里有比较高的威望,也经常帮助别人改车或是给出意见。
偶尔在夜间与他人进行过短路程的飙车行为,会上网查换摄像头分布。
Persona 2
Frank 38岁,有一女儿在上小学,家庭年收入20万,有房贷。
拥有一部丰田花冠,购于2005年,主要用途是上班做代步工具,接送女儿上学放学,偶尔一家三口出去郊游
对汽车比较注重保养,保持车身内外的清洁,Frank会主动通过网络学习一些基本的维修技能,以应付车子出现的一些小毛病。
同时会通过网络关注一些实用的汽车用品,例如GPS,润滑油,防冻液等
还会看一些本地的加油站信息,以及网上流传的交通摄像头分布图;也会在网上查询自己的违章记录。
Persona 3
Lily 27岁,女,年收入18万,海归硕士,外企白领,注重生活品质
拥有一部Mazda 6,购于2008年,非常注重对爱车的保养和维护,开车很小心,车子保养的非常仔细。注重对爱车的装饰和美容。有自己的XX门户网站的博客,并在博客中发大量的自己与爱车的照片,被身边的朋友和网友评为美女。
同时参加一些热门论坛的车友会,在线上是车友会中的活跃用户,线下也经常参加一些驾车出游或是车友组织的其它线下活动
Persona 4
David 35岁,男,年收入10万,职业是汽车维修技师,有15年的汽车维修及改装经验
拥有一部大众高尔夫私家车,购于2003年,服务于一家专业汽车维修保养公司。
对维修,保养,改装有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实践经验,同时在一些专业改装杂志中做兼职顾问,写过一些试车报告。并与前面提到的Mike是现实中的好朋友。
Persona 5
Jack 34岁,男,年收入8万左右,自由职业者
拥有Jeep大切诺基,购于2004年,热爱户外运动,热爱长途的自驾游,热爱摄影,曾经跟朋友组小车队自驾去西藏。注重对汽车越野性能和安全性的改装,对长途自驾有相当经验,比较关注全国各地维修服务点,会通过网络查询各地的服务维修点。
经常混迹于专业的自驾游论坛和户外运动论坛,并有自己的独立博客,记录旅行,在论坛中写过很多路书。
近期准备换车,想换一款排量大,越野性能强,但可以尽量省油的车,所以希望可能在网上查到真实油耗。
Persona 6
Eric 19岁,男,大学一年级
家中有一部凯美瑞,热爱赛车竞技运动,崇拜舒马赫,热衷上网和在电视中看的F1比赛内容,及各种级别汽车拉力赛,订阅《中国赛车杂志》等其它汽车比赛运动的平面杂志。曾经跑到上海观看中国区F1比赛,几乎每次国际车展都会前去参观。同时热爱车模,喜欢收藏车模,喜欢变形金刚汽车人。
准备在大学期间考取驾照。
在建立用户角色时需要有以下几点注意:
1、角色卡片一定是建立在用户研究的基础之上,即需要做一定的用户访谈,除非你对这类用户有足够的研究和中够的经验。
2、这些角色可以概括这个产品所面向的所有用户,且每个角色都有真正的用户原型。
3、每个角色的信息属性要尽可能的全面和完整,形象,最好要有真实的照片,且可以随时在项目的工作中看到这些卡片。
一般情况,我愿意把角色卡片做成这个样子

我在角色卡片中的最下面一行,用不标准的tag方式列出一行叫做“衍生目标”,这一行实际是对用户行为的提取,将对产品形态和信息组织内容有指导意义。
我们把上面的6个persona都做成这种角色卡片的形式后,可以提出取出下面的所有“衍生目标”:
汽车生活,车友会,改装,车主点评,维修,自驾游,汽车运动,F1,时尚,保养,路书,论坛,博客,汽车用品,违章查询,维修商家,新车上市,真实油耗,加油站,车模。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尽管“衍生目标”的这些tag完全是我自创的一种分析方法,但对后面的信息架构定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经过进一步规纳总结,在一个门户网站的背景下,转变为可行可实施的产品结构:


查看大图
至此,这个频道的信息架构已经基本确定,后面可以跟据信息架构去设计页面结构及原型。
当然,角色定义是对用户研究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还要用定量的分析做补充,包括对已有类似产品用户行为的分析,用户群特征的分析等。
最近在对一个亿级用户进行用户模型的研究,旨在做细分用户支持前端应用业务的精准营销和发布一些行业的数据报告。在做用户数据模型的时候,突然发现很多方法和思路与做交互类web产品前期的用户研究有很接近之处,故写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