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ucdchina.com/blog/?p=553 |
||
前不久写了篇用邀请制造稀缺的作业,正好本次年会也采用了邀请制。我反对名不副其实的故弄玄虚,但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适当的使用营销策略,能够让大家的付出更有成就感。 我们的种子用户就是所有嘉宾和组委会成员,但因受场地限制,分配下来的邀请名额极少。上个月今天,也就是10月26日,我与臭鱼在北京吃饭,聊了这个事情。邀请他们都到广州来玩,反正深圳到广州就跟北京去天津差不多远,因此我的4个邀请码拿到手就发出去了。 其他咨询报名事宜的邮件,我一律照实回复“我的邀请码已经发放完毕,目前报名很紧张,请继续关注公开报名环节。”不是“这个可以有”,而是“这个真没有”。游戏规则很简单,邀请完再公开报名,如果人实在多了再讲多了怎么办的故事。物以稀为贵,一定控制好节奏,越紧俏效果越好。也许得罪了朋友,但为保证整体效果,必须做出这样的牺牲。 上午大会比较好办,理论上来多少人都不怕,而且300人的场地坐400人也挺壮观。关键下午场人数限制的问题,并非组委会做主,而是各专场负责人在把控。结合背景等资质要求,设置门槛主要为提高咱们的“小会”质量,秉承书友会“鼓励思考,平等分享”的宗旨,争取让每位参与者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定的整个框架是弹性的,实际最后的操作也很简单。所有下午场没有报上名的朋友,我们临时增加了自由场,有点类似书友会讨论的状态,并委托了几位嘉宾座谈。 从实际效果来看,整体策划组织还算成功,计划328人,实到403人。分别来自84家公司和12所高校,这还不包括没有签到混进混出的各位。保守估计,除33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也超过了400人的规模。
转载请注明出自UCDChina.com,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