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对“微博”这个名字开始逐渐熟悉起来,比起绕嘴的Twitter,“微博”更本土化,再加上有“博客”在之前的铺垫,理解起来倒不难。
微博优点在于它的轻薄、快捷。在它的对比下,博客变的臃肿起来,更多时候,记录一段话,要比写一篇文章容易的多,更多人从博客转向微博,借助短小精 悍的它依然可以满足自己发布想法、被人关注的欲望。博客承载了太多的意见,写一篇好博,要酝酿很久,除非内容能支撑起一篇文章,否则为了一两句话发篇博 客,有点小题大做。
新媒体——微博,分解门户信息。面对信息过盛的状况,订阅自己关注的内容无疑能帮助减轻浏览信息的负担。过去上网没啥可看,现在能获得的太多了……门户网站也许该变变了,未来网民们要的是垂直化、个人化的信息,网络应用朝工具化方向发展。
不过微博到了国内,似乎味道也变了。归根结底是它没有脱离论坛的缘故,或者说中国用户对论坛的一往情深,致使产品设计人员无论搞什么样的社交类产品 都还得遵循论坛得游戏规则。就拿时下炒的够热的新浪微博来说,虽然乍看像twitter,但实质还是论坛的结构:列表页、详情页,好像看帖子一样,微博轻 薄不再。老汤换新瓶,底层逻辑仍旧复杂,未来再想减都难。
最后说为什么要让信息展示变的更简洁。只有这样,用户才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信息。浏览信息存在机会成本,当在阅读一条信息时,很可能错过了另外一条,而那条也许就是你最感兴趣的。这很好理解,所以我要说,简洁,简洁,再简洁。
微博悄悄改变的不仅是信息载体,更重要它将带来一场互联网信息使用习惯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