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豆瓣希望在架构上做一些调整,但是想得还不够透彻,并且在细节处理上还比较混乱。
今天在新版的使用中又发现一个问题:
【实际场景】
====================================================
用户在我的友邻广播中看见了一个朋友读了本书,点击书过去以后,上面的标签跳到了【豆瓣读书】,但是差异很小,不明显。页面上的主导航变成了读书的导航。
用户发现整个页面都变了,刚才的导航条不见了。
他很难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上方的标签跳到了【豆瓣读书】,因为太不明显了。
两个主导航唯一相同的标签是:首页
点击首页,不是回到刚才的地方。
用户除了点击“浏览器”的返回,还能做什么吗?
这条路,他可不敢再走了。
【问题】
====================================================
每个大的频道里面都有相同的”首页“标签,但是其实每个”首页“指向的地方是各个频道的首页,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个同样的标签,指向了不同的页面。
这在设计复杂网站的标签系统时候,是需要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页”这个标签尤其要慎用。
【首页是个逃生门】
====================================================
对于一个复杂系统的网站,”首页“这个标签有它特殊的意义,对于大部分的新用户来说十分重要:
新用户很容易在网站中迷失,这个时候,”首页“是一个重启清零回归到起点的逃生门(escape door)功能。
”首页“就像iPhone的Home键盘,是一个可以随时回到原点的重要标签。
越是复杂的系统,越需要有一个可以明确标明随时复原的地方。
这样即使用户在网站中迷失,他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恐惧感,因为至少他知道,门就在身后。
【解决】
====================================================
比较合适的做法,每个频道的首页链接标签应该为这个频道的名称,比如“豆瓣社区”或者“豆瓣读书”。
如果都是比较平行的系统,那么或者提供在平行系统首页间的快速导航,并且导航需要明确标识现在的位置,否则用户很难理解系统间的关系。
总得来说,新版豆瓣的问题,还是出在信息架构的标签和导航上....
每个标签究竟叫什么,是需要进一步认真思考的问题。
至于再上一层,究竟把这个以用户为中心建立的庞大系统硬生生的拆分成几个部分合适不合适,就是战略层的问题了。
|
同样的标签,不同的页面指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