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ikent.me/blog/2471 |
||
本文主要想说的是,目前的中国比较购物行业是一个混乱的畸形的乌烟瘴气的靠灰色收入支撑的行业!在第三轮比较购物浪潮中,如果要做比较购物的企业无法实现自我救赎,那么,这个行业再想起来,将会更加困难。而比较购物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直接相关的…. 关注比较购物这个行业有段时间了,也跟一些做过的朋友有过交流。总体来说,这个行业是个看似复杂其实也很复杂但是想走歪道也很容易的行业。 找到商品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比如,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书店陈列的时候名字会不一样,有精简版、有促销版、有收藏版,这些商品名称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一本书(ISBN号是一个办法,但是无法完全解决);有的手机会存在黑色、白色、红色,但是都是一款手机,不同的B2C可能主打的颜色不一样,所以商品名称不一样。那么,比较购物引擎在抓取的时候如何处理? 价格抓取看似也很简单,但是实际上一直存在几个无法被解决的问题。比如,更新的频率是多少?频繁的使用splider访问一个B2C网站会被封,即使是B2C开放接口,如果数据量过大也会给他们的服务器造成很大的压力,如何聪明的配置splider?;促销价怎么算?不同等级的会员的优惠怎么算?;部分B2C的商品价格采用的是图片的形式,这个图像识别技术有多少企业具备? 我们看到,这是比较购物网站首先面临到的2个最主要的问题:查找商品、更新价格。我们不考虑市场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用户使用习惯),这2个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比较购物势必难以发展。 比较购物实际上算是一个垂直化搜索引擎,是一个倒卖流量的平台。因此,比较购物的盈利模式无外乎三种:流量套现、CPS、广告。 至此,你已经明白为什么国内的比较购物网站动辄就牛逼的对外说自己已经有上千万的商品库了;你也能明白为什么一个就几个人的小团队搞出来的所谓的比较购物网站能赚上百万,你再跟他们一聊,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聚合,他们也没有自己的数据研发团队;你明白了为什么国外的比较购物网站都那么简洁明快而国内的比较购物网站看着那么臃肿…. 他们靠不断的从不同的C2C、B2C抓取商品然后对这些单品进行堆砌来让自己的商品库不断庞大,更多的单品页就可以挂更多的广告,就可以在搜索的时候更占便宜,也有机会产生更多的CPS…. 为什么比较购物网站的流量套现这些好做? 但是,他们是比较购物行业的蛆虫!是整个电商行业的害群之马! 这样下去只能让原本就不普及的比较购物行业被更多的人误解、遗弃。因为他们只觉得自己不断的被欺骗,不断的从一个垃圾站转到另外一个垃圾站,那上面的每一条链接他们点击之后就会给别人贡献几分钱; 如果你发现一个比较购物网站做了全分类比较购物,目前状态下,我认为他不靠谱;如果你发现一个比较购物网站无法把实际上的同一个商品给你放在一个页面里展示,他基本不靠谱;如果你发现有比较购物网站说自己的商品库在200W左右,基本靠谱,如果超过500W基本不靠谱,如果在千万级,那么直接不靠谱! 比较购物应该可以做的几件事: 比较购物应该在于精准而不在于数量,无法标准化的商品实际上是无法比价的,如服装等;比较购物最终会成为一个配菜,以比较购物延伸出去的导购才是王道;如果没有核心的技术,只想着赚灰钱,那是蛆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