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piglili.blogbus.co......63673845.html

西行设计见闻录

作者:helicopter621  |   发布: (编辑)kent.zhu   |   时间:2010-05-17 09:45:49 文字大小:- +

去年曾写过日本设计见闻录()(),这两天终于有时间拾掇拾掇照片,逼迫自己整理成这个西行设计见闻录。相比起来也没啥结构,就是巴黎、雅典和以色列的一些鸡零狗碎,也不好意思冠上“欧洲”之名了。

机场往往会给游客留下关于某个国家的第一印象。而在体验过莫斯科机场的落后与运营混乱后(那些大妈大婶大叔人其实也都挺nice,就是工作完全没谱,以人肉为主),对于到这个国家旅游一事,基本可放在行程表非常非常靠后。

1. 用咱们UED年度流行词汇来形容的话,戴高乐机场国际候机楼就是特有“品质感”。除了因为有大量顶级名牌店,除了因为空间高挑,整个深红的色调加木质的内饰,起到不少作用。回忆一下去年到过的T3航站楼,同样是大量引入外部光线的设计,后者似乎有点过度反光。

2. 戴高乐机场的LOGO,融合了巴黎地标和飞翔,蛮不错~~~

3. 这个玻璃纹路装饰成树林样的房子其实是吸烟区哦

1. 巴黎机场和雅典机场的免费杂志都很好看!尤其是雅典机场的2board,厚厚一大本,内容超有水平~~~而巴黎机场的主要是以推销免税店的名牌为主啦,不过推广专题都做得特有“品质感”

2. 雅典机场的LOGO结合了A(airport, athens)与起飞,简洁好看。相比起来,苏黎世机场的LOGO就没啥特别的。

3. 苏黎世机场的儿童玩乐角。此机场一大特点是东西超贵,瑞士国特产巧克力貌似一点不比其他地方便宜……

1. 以色列本古里昂机场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到达者和出发者会在这条通道擦肩而过(中间有区隔),在两条斜线交汇处是一个时钟。机场采用的色调为米色的耶路撒冷石色。这是圣城特有的一种颜色,整个城市都以该色调为主。

2. 出发者所走的那侧通道(图右方)墙上,陈列着以色列建国以来每年的国家主题大幅海报,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每年关注点的变化。我愣是把50多幅都拍下了……

3. 机场LOGO是大卫星的变体,大卫星是这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标志,在设计上的应用比比皆是。

坐了这么多趟飞机,顺便说说飞机餐吧……

1. 俄航的飞机餐,不至于难吃,冷盘有三文鱼这点比较好。

2. 以色列航空的飞机餐,蔬菜水果都有搭配,比较慷慨。

3. 南航飞日本的航线,有鳗鱼饭,对比起来很好吃了……

4. 爱琴海航空的早餐——一块巧克力大饼。对于40分钟的飞机来说也算不错啦~~~

5. 瑞士航空飞机餐的特色是:cheese爆多,无论是饭还是意粉,上面都是厚厚一层,实在太腻歪了。不过他们的餐具设计很好看,简单的红白二色国旗色,上面是N国语言~~~

下了飞机,就要开始旅行咯!一个成熟的旅游城市,都会为旅客提供大量免费的资料。

1&2. 在雅典的机场和酒店能拿到详细的交通图和旅游图。旅游图中,把主要地标做了立体效果呈现(图2),找起来很方便。

3&4. 这份有N国文字版本的免费“巴黎欢迎你”,封面是非典型艾菲尔铁塔,选角很棒(从人类博物馆拍过去)。地图采用半手绘形式(图4),本身就是一份艺术品哦!

在雅典地铁很容易逃票,因为没有闸。如图2所示,只是一根根杆子,上有打票机(图1),把票插进去会打个时间。完全靠自觉哦!

这种设计最大的弊端是,也许你无意逃票,只是如果你第一次来雅典,可能根本不知道此处是打票的,直接进去了也有可能。雅典地铁站第二大弊端,是犯了颜色学的错误。目前,有三条地铁线,分别以红、绿、蓝三色区分,而三者间的区分标示主要通过导向牌顶端那一条彩线(图3)。没有数字,只有一堆希腊文,远看根本看不清英文,只见一堆鸡肠。试问,红绿色盲怎么办?这可是最基本的常识……

1. 相比起来,巴黎地铁毕竟成熟。接近20条线路,除了颜色有差异,数字也标示得很清楚。转线的时候,导向牌绝对在任何分叉口都有。但是第一次搭的话,A,B,C三条线还是会有点让人晕。因为每条线都在两端有分岔,比如A1,A2,A3...找到了A线月台,还要依赖电子告示牌。如果第一次搭乘,可能会有困难。

2. 巴黎的公交没坐过,不过公交站牌设计得很好!一般公交站只会罗列站名,但巴黎公交站会把该条线路经过的地方的地形图也附上,某个站附近有什么建筑物、什么主道路,一目了然!毕竟很多时候,我们更记得目的地,而不是去往目的地要下车的车站。

1. 该站有什么车,在小区的什么位置,该小区还有什么车站,标示得一清二楚。

2. 候车亭里还会有所在地的地图

3. 大量的信息就集中在这个立方体的站牌上咯。

对比一下各个国家的邮局,发现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用色上的区别。

2和6分别是希腊和法国的邮筒。以黄蓝色为主色调。希腊邮局的LOGO特别美。

4和5分别是日本和以色列的邮筒,红色系。

1是约旦的邮筒,白色为主,远看很容易以为是垃圾桶。幸亏有条蓝边打底。

3是中国的邮筒,绿色为主。LOGO貌似是结合了鸽子和古汉字?

那么,如果把这些邮筒放在街上,对于游客来说(撇开熟识度这个因素),哪个邮筒最好找呢?刚好那天在杭州街头,发现一个邮筒顶盖漆了一层黄色。是不是可以相对解答这个问题?

巴黎街头这个貌似超级智能的厕所,真是让我大尴尬了一回。主要问题出在流程上:当你方便完毕后,只有等人走出了厕所,才会开始冲刷清洗。问题是,当你人有三急,谁会先去读这个厕所上写的流程?你只会凭借经验去操作——方便完毕赶快冲厕所。

我在里面按了N次按钮,发现怎么就是不冲啊,尴尬得很,实在没办法,只好开门出来谁知道人一出来,那门就闭上开始死刷烂刷N久。这就导致另一个问题:一个如厕周期很长!这可是公厕耶!在公共场所,如果不是很憋,都不会想着去厕所吧?!最后发现大家都实行双人制,俩人一起进去以快速解决问题。于是出现两个大男人冲进一个厕所然后还大门紧闭的尴尬……

这个厕所,真是高科技,低智能的典范啊!!!

 

想俯瞰巴黎市容,未必要去铁塔哦!登上人更少、不用排队的凯旋门,也是另一个好选择。而在凯旋门里面的一个互动装置,做得很有意思。凯旋门上其实有丰富的雕塑艺术,但谁能看清楚呀?这个装置就能帮你很好地欣赏。

1. 它由一个投影大屏幕,一个小型凯旋门模型,以及一个手握控制(也做成凯旋门样,见图3)组成。

2. 手握控制可以360度以及上下旋转,投射一个点到小型模型上,大屏幕对应投射点所照射到的那部分浮雕。

3&4.手握控制可以先选择凯旋门的上中下三部分,选定一节之后,再作上下及左右转动,从而欣赏到整个凯旋门的浮雕!观者不仅能看到细部,也能很好地把握细部在全局的位置。

在以色列与约旦交界的候车室看到的咖啡机。在选择了某种咖啡豆之后(图1),还可以调控加入多少奶和多少糖,组装成3合1咖啡。整个交互过程挺好玩,可惜我看不懂希伯来语,结果没调到想要的口感………………

在巴黎街头看到的这个地图。它想细化到街,但又提供覆盖面较高区域,于是做了个触摸滚屏(图2)。交互方式并不新鲜,但是把滚屏反过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是我第一次看到,哈哈~~~……

1. 卢浮宫的警示很有意思,与名画结合在一起了,幽默感十足。

2&3. 卢浮宫馆藏太多太多了,而大多数人主要冲着所谓“三大件”——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蒙娜丽莎的微笑——而去。所以博物馆也很照顾大家(其实是大量减轻客服压力),把这三大件作为导航的重要成分。

卢浮宫由三大馆组成,如图3所示,在分馆入口就标注给你看,本馆有哪些名作,不要走错了。而进入分馆后,也不断有指引把你导向三大件(图2)。

美丽的莫奈花园,VI设计特别棒!既有印象派(色块)的特点,又有现代感。简洁,优美。

凡尔赛皇宫所在地,属于大巴黎,但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城市。路易十四是太阳王,这自然也成为凡尔赛市不断强调的视觉元素。

1. 凡尔赛宫的金色围栏

2. 凡尔赛宫内,旅游车上的LOGO

3. 凡尔赛地铁站的玻璃门

最后看一看包装袋吧……

1. 莫奈花园的纪念品纸袋,有美丽的莲花标志一朵

2. 凡尔赛花园商店的包装袋,绝对经过精心设计哦!绿色为底,花纹是花园著名的对称型园林。商店本身卖得东西也很有品味~~

3. Santorini买礼品必用的包装纸。图案是圣岛的各种特色建筑,非常好看又经典。

4. 卫城博物馆纪念品商店包装袋,很简单的透明胶袋,亮点是那个银色的蝴蝶结,印有博物馆名。一下子就显得高雅起来。

5.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纪念品商店的包装袋。尽管馆藏都是几千年的珍品,纪念品商店的包装袋设计倒是很现代。

一个博物馆的品味,从其纪念品商店和咖啡馆可见一斑。可惜故宫只能开出星巴克。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生活中的体验   |  类别:设计之外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