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herock.net/2008/10....../post_14.html |
||
几年以前,我第一次被Blog所蛊惑,也是因为“公民记者”这个词,当时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大意是说,在韩国的街头发生了一起突发事件,在新闻社的记者们还在朝现场飞奔的路上时,网民们已经可以在网站上浏览由附近的民众(公民记者)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和事件的描述文字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说法可疑之极,非常象是某BSP或者ohmynews的公关稿,可当时的我,被这个描述深深的震撼,恍惚中梦想着今后可能再也不用上新浪了,又觉得只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数码相机,我也可以成为这种充分利用互联网神奇传播能力的报道者-一名公民记者。 后来,这个梦想实现了一半,我并没有成为公民记者,可自从我的FeedDemon(早期被广泛使用的一款离线RSS阅读器)里订阅了大概20个Blog的时候,就已经不再主动访问新浪了,至今有四年多,而在此之前我每天贡献的pv绝对过百。只阅读Blog并没有让我觉得错过了什么,偶尔还是会从Blog文章的链接或网摘的收录中读到新浪的新闻,但终于不必象以前一样浪费时间在垃圾堆里翻捡有用的东西,我获取新闻的方式已经彻底改变了,虽然新闻的真正制作者,仍然是那些专业机构和专业的记者。 很少能够在Blog中看到第一手的新闻,即使是有思考能力的Blogger,也大多是引用新闻源的内容,并加入自己的分析或评论,作为普通人的Blogger或市民,一般来说,从专业能力到可调配的资源,与真正的记者相比,大概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和荷枪实弹的大兵之间的区别,可受过一些训练的Blogger或市民呢,是否会升级到民兵的级别? 没错,我始终还是认为:“独立Blogger+专业训练=公民记者 ”,我并不希望在“公民记者”这个词上过多纠缠,只是想探讨这样一种可能性:有一群人散布各地,拥有必须的资源和基本的能力,各自通过网络来自由报道身边的新闻(也许可以定义为社区新闻?),如果形成一种常态,多年累积下来,会不会体现出一种特别的价值? 没有人知道下一个突发事件会发生在哪里,地震之前有几个人知道地球上有汶川这个地方,可如果此前一直有人在默默的记录,当这里突然成为无数人关注的焦点时,这些背景资料也许会无比珍贵。即使大多数地方永远风平浪静,但这些身边的新闻对与其有关系的人来说,也是有价值的,比如我今天看到一个朋友为他的家乡做了个简单的网站,请注意其中的“一句话新闻”,这些消息,永远不会出现在新浪网上,因为大众对其不感兴趣,但对于这个网站中的人,可能真的就是很重要的新闻,正如Facebook的News Feed显示你的朋友动态,人们最关注的,还是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事情。 始终觉得Global Voices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果这个项目能帮助在各地训练一大批掌握基本技能的记录者,他们不需要总是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出现在第一现场,只需要在碰巧在现场的时候有准备有能力将其记录并发表;也不需要去调查水门事件或喀什袭警的内幕,只需要能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客观诚实的立场即可,就像是数字时代的“民兵”、“乡勇”,没准儿真的能成就一些准专业的“公民记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