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pmware.org/%E4......E6%9E%90.html

三大SNS的好友关系体系分析

作者:量子  |   发布: (网友)量子   |   时间:2010-12-01 14:11:09 文字大小:- +

profile、relationship、interaction,
what do you konw, about 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的三要素是profile,relationship,interaction。三要素的作用表现在feeds流中。
今天,谈一谈SNS三要素中的relationship。本来想拿国际上最知名的几个站来举例子,但是由于我的翻墙软件集体失效,所以就用国内的三个站来分析。豆瓣网,人人网,新浪微博。
分析后,大家会发现,这三个网站的好友关系管理系统和基于该系统的分享功能,存在很大区别,而且这区别是有原因的。

第一幅图,豆瓣的feeds流。

豆瓣的好友关系:单向follow。
豆瓣feeds流的特点:
第一,当前页,不能直接分享,诸如A、B、C;
第二,对于好友的关注、分享内容等,只能进入新窗口中查看并且推荐,诸如A、C;这就等于多出了一个层级(下面与sina微博相比较,sina微博没有任何层级)。
第三,对于好友的短篇UGC(这里是“某某说”),即使进入新窗口,也没有转发功能,诸如B,这就等于损失了50%的机会。
当然了,我之所以喜欢豆瓣,就是因为废话少,因为豆瓣是一个安静清新的有营养的地方,所以豆瓣不会做成新浪微博那样的交互。也许这也正是阿北的目的。

第二幅图,人人网的feeds流。

人人网的好友关系:必须双向认可。
人人网的交互特点:
第一,绝大多数feed能在当前feeds流转发,而公共页面的feed则不能在feeds流转发(我不怀好意的认为这是出于商业目的)。比如用户照片和文章(诸如A),可以分享;比如,用户的短篇UGC(诸如C),也可以分享。
第二,人人网的feed下面都会显示一个回复框,框内的文字是“添加回复”,人人网的评论交互十分方便快捷。
第三,人人的图片和文章,需要进入新窗口才能查看。
所以,人人在交互上,更偏重于评论,其次才是转发。为什么呢?
人人是熟人网络,如果非UGC内容的转发泛滥,则其熟人网络的特点就必然被削弱。所以人人更希望好友之间更多产生interaction,即评论,而且评论几乎总会引起interaction。评论之后的转发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
甚至,用于转发的“分享”按钮按得过快,人人网还会跳出页面来提醒你:歇歇吧。

第三幅图,新浪微博

这是一个专门为转发而生的利器。好友关系:单向follow。
新浪微博的交互特点:
第一,在当前的feeds流页面中,就能拉开更详细的内容。相比较呢,人人网和豆瓣网还要打开新页面,而打开新页面是一件用户交互成本巨大的事情。相比之下,sina微博的单击放大,再单击缩回原尺寸,简直就是毫无成本的舒畅行为。
第二,转发按钮是如此的重要,如此诱人去单击。大家看图,新浪微博中的交互,第一个是转发,第二个才是评论。而人人,第一是评论,第二是分享(即“转发”),而且评论的UI更显眼。
第三,从文案上来讲,豆瓣的“推荐”不如人人网的“共享”,而人人网的“共享”又不如新浪微博的“转发”。
总结,新浪微博是单向的好友关系,所以每个用户就是一个广播站。若你想有更多的听众,就要不停地产生内容,除了UGC,就是转发。相比较呢,人人网不是广播站,都是熟人,熟人之间是要注意形象的(这当然也是巨大的优势)。

over。

更多
打印  |  类别:信息和交互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