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blog.yangyc.com/20......gging-system/

考衡Tagging System的7个维度

作者:杨远骋  |   发布: (网友)杨远骋   |   时间:2008-10-29 23:28:56 文字大小:- +

读到一篇优秀的论文<HT06, Tagging Paper, Taxonomy, Flickr, Academic Article,ToRead>, 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考衡Tagging System的方法、二是用户的Tagging动机。其中,讲Tagging动机的部分很平淡,没有新突破。文章的亮点在于作者提出了考衡Tagging System的7个维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新角度。7个维度如下:

  1. Tagging Rights[权限]
    • (系统允许下列角色进行Tagging:仅作者、作者和朋友、所有人,etc)
    • 因为不同角色的人有着不同的Tagging动机,这将影响Tagging结果
  2. Tagging Support [提示]
    • (没有任何提示,根据语义提示相关标签,简单列出所有历史标签,etc)
    • 提示的好处:让用户提高Tagging效率,也能教育新用户Tagging是什么
    • 提示的坏处:最先出现的Tags可能并不是最理想的,但它们会对最终Tagging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3. Aggregation Model[模式]
    • (对于同一个资源,所有用户共同维护一套标签,或不同用户维护属于自己的那一套标签,etc)
    • 前者能够保证标签内容有代表性,能够完整、准确的描述资源
    • 后者允许用户通过Tagging对资源进行符合个人使用习惯的标注
  4. Object Type[资源类型]
    • (文本、非文本,etc)
    • 影响Tagging结果
  5. Source of Material[资源来源]
    • (用户贡献、系统提供、任意来源,etc)
    • 资源来源的差异导致用户对资源的Tagging动机不同,进而影响Tagging结果
  6. Resource Connectivity[资源间链接]
    • (超链、同属某群组,etc)
    • 可能导致同一个标签的高频出现
  7. Social Connectivity[用户社交]
    • (方言区、专业领域,etc)
    • 拥有社交联系的用户习惯用相同的Tag,导致Tagging结果带有地域特色或专业特色,而且和主流用户的Tagging结果有差异

从这7个维度的角度来分析Delicious和Flickr,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Tagging System,其实本质上大相径庭,而用户在这两个网站上表现出来的Tag行为也确实有颇多不同之处。比如因素5导致的差异:Flickr用户更倾向于使 用详尽的Tag来描述资源(自己的照片),以期被其他人搜索到。

从因素4、5的角度来看,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豆瓣上的Tag总是固定为:作者、演员、类型、流派了。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标签(tag)和分类   |  类别:设计之外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