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www.panghufei.com/?p=10856 |
||
这是一个系列的文章,都以【shang】为音来阐述。 首先说好,这不会是一组给淘宝歌功颂德的文章,淘宝的好我不用说,我对淘宝的感情更不用再多去表达。在这里,我只是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对需要的人必要的帮助。 淘宝商城2011年的双十一继续辉煌。所有的数据中我最看重一个,商城和C2C市场的比重:达到了3:2,这才是历史性的。商城2008年上线的时候,马总说,他认为3年之后B2C和C2C的比例是6成和4成,当时所有人觉得很不可思议却万分憧憬。没想到现在真的达到了,虽然只有一天。 淘宝网C2C市场没有可能一直看商城大口吃肉,自己连口汤都喝不到,所以他们必须做出点事情来,让大家知道淘宝很强大,所以,去年有了“双十二”,这不,关于这个活动的宣传很快会占据我们能看到的所有媒体。 同时,我们的卖家们再次开始疯狂。拿我们蘑菇街的团购来说,现在我平均每天接到5-6个电话,都是说为了冲100个销售量,可以上双十二促销,看我们能不能帮忙推一下。 我们先花几百个字解释一下双十一的来历。那是2009年年中的时候,我带的团队做了淘宝6周年的活动,从那开始有了秒杀的玩法,这是一种积聚购买力到某个点的方法,对人气和短期销售额提升明显。接下来淘宝市场部就把这个玩法发扬光大,利用各种媒体整合性的传播,达到了商城奇迹的效果。至于说为什么选11月11日,据说很简单,因为银泰百货的店庆就是11月中,而11-11比较好记噱头也足,所以其实淘宝想让大家看到“淘宝力量”。刚刚结束的已经是第三届了,尽管玩法都是一样,但每年的业绩都相当惊人。 除了各种“奇迹”之外,我们也看到了电商在这几年的成长,比如古星的运营总监小小黄微博上的说法:“#双十一#仅仅是两年前,几千张订单还要手工录入到“系统”里面,1.7万张订单发了10多天,旺旺超过40人就瘫痪……如今,几万张订单,系统表示毫无压力,库房表示毫无压力。” 所以说,双十一对电商来说,除了冲量和引流,还有两个作用,一,创造梦想,让所有人觉得自己可以,二,集中拉练,迅速提高能力。 那么回到淘宝自身的角度,这样节日式的促销,淘宝要的是什么? 淘宝要销售额呀,这么问不是废话么?冷静。让我们回想一下,淘宝已经多久没有公布销售额数字了?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淘宝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增长率一直疲软。和很多B2C网站相比,淘宝的增长率可以说不值一提。当然,淘宝的盘子还是很大,无论如何B2C都很难短期内在绝对数量上和淘宝抗衡。所以淘宝比较回避自己的增长率。 市场的角度看,淘宝每天已经几十亿交易额,还要像当年一样每年100%的增长已经不可能。但是各种独立电商风起云涌的时候,淘宝还不至于有危机感,但还是会有压力。 所以,淘宝最想要的东西,是通过各种手段去证明,淘宝很强大,我常常把这个叫“淘宝力量”。 这就好比一个航空母舰,没可能跟巡逻艇比机动性,而比的是排水量,比的是威慑力。 淘宝当然也要销售额,这是一个证明自己的绝对指标。而现在的日均成交,和去年或者和年初相比,没有特别的亮点。所以淘宝选择的方法,就是“不比日均,而比峰值”。峰值的话,商城33亿,整个50多亿,这种数据完全独孤求败。 淘宝还需要更多眼球。反应在指标上,就是关注度和访问UV。怎么有关注度呢,需要在各种媒体进行露出,让大家知道,而要打媒体,就必须要有个事件吧,所以要做促销,而且必须是有噱头的促销。怎么有UV呢?每天的UV还不够,那就要把之前和之后的UV,本来不打算上来的UV,集中起来,在某一个时间集中访问集中购买,小舢板也能捆绑出航空母舰,何况他本来就是航空母舰。 综上,我们会发现,淘宝,太需要一个个大事件来寻找刺激了。 好,我们接下来看看淘宝促销的趋势。 数年来淘宝的促销经历了拉注册、引导销售,到拉人气三个阶段,现在就在“拉人气”的阶段,这样的想法是从2009年开始的,目标是UV,所以能聚集来更多人访问,就是好的活动,同时,其实只要客流引导和关联销售做得好,带来的客流量必然会产生更大的交易额。这种做法在淘宝屡试不爽,所以也一定会持续下去。 接下来的时间,会有三个趋势吧:
坦率说,这不是好路。因为没有真正的创新。 这样的放下走下去,不好的结果会是什么呢?(我再说一遍,歌功颂德的文字不用我来写,我只说问题。)
如果我还是淘宝员工,我会加上建议的部分,那叫提建设性意见,现在,我不用了。 先说到这吧,下一篇,我们就说说这是怎么个【伤】法。
——————– 文中提到的很多想法,都来自我的新书《玩法变了》,那是一本致力于帮助卖家认清形势,专注运营能力提升的课本,言语特点很胖胡斐,但主旨很正面。 ——————– 言辞不谨,多有冒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