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cvbbbn.blogbus.com......42289436.html

iphone的“通话记录”和“短信”的信息组织方式

作者:zjf  |   发布: (编辑)稻草   |   时间:2009-07-13 21:35:30 文字大小:- +

    最近几天用了iphone,iphone之前用过的最后4款手机都是nokia,最后一款是E71的兄弟机E63。先就最近通话发短信谈一点苹果对信息组织方式上的特点。
    iphone用一个视图,代替了nokia通话记录的三个视图。Nokia按呼叫键,见到的视图是三个维度“最近呼出,最近呼入,未接来电”,而 iphone用了一个视图来组织这三个信息:不区分来电和呼出,红色标记未接来电,按照时间线来组织。这样来看,实际上就留下了两个维度,接通的和未接 的,如果只有两种状态下,就可以在同一个视图上用不同的状态来标识,将未接来电标红,点击“未接来电”是从全部通话中筛选出未接来电。用时间线来 组织所有的通话记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漠视了呼出呼入两种类型的差异

    这 个理念同样地被应用在了短信的信息组织上,iphone放弃了收件箱,草稿箱,已发出,发件箱(ps:已经下达了发送的指令,却还没有发出去的短信会放在 这个地方,发送成功之后会自动地移到“已发送”中),iphone在短信的处理上用一个视图代替了传统手机的短信场景的五六个视图。通过“时间线+会话关 联”两个维度来组织。用时间线来组织所有短信,漠视了短信的本身的属性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看到苹果强化了对象和人之间的关系,漠视了操作对象自身的属性
    作为一个自然人,所有的体验都是架构在时间的基础上,最新的信息可以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我想到Twiiter和facebook的翻页操作采用了类似的方式, 第一是最新的,查看“更多”,就刷新一屏,而如果你要查看最早的记录,你必须不断地重复这个操作,并没有一个“常规”的“跳到末页”这样的按钮。

    在 iphone的通话记录和短信两个场景中,都将“时间线”作为组织信息的第一维度,用时间线来组织所有的信息。短信的组织方式中,“会话”是另一个重要的 维度,最先使用会话来组织信息的应该是gmail,这是取决于内容自身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一种基于内容的内在的关联性。gmail是的会话是建立在对 mail的“回复”的操作上的,而iphone短信的组织则是建立在联系人的基础上的,无论怎么样,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认为是有一个内在的关联,而非外在的 (两封都处于收件箱中,来自不同的发件人的短信,除了状态的相同,能有什么内在关联呢)。

    稍微往远处想一点,将来的手机是否会将短信,通话,email这 些所有的沟通方式都放在同样地维度下去组织呢。打开一个联系人,我就可以看和他的最近通话是什么时候,最近的短信是什么,最新的email是什么……,好 吧,或许不会,起码iphone可能不会这么做,因为毕竟做一款超强的通信工具,并非是iphone所追求的。那么gmail呢?如果google 整合gmail和google voice,那就我们或许在inbox里面看到的就是voicemail,mail,sms根据时间线混排的一个视图。
    被苹果漠视的一些维度是什么呢?从通话记录来看,呼出和呼出,描述是通话记录自身的属性,对用户而言,接听或者呼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次通话;对于 短信而言,发送,接收,发送中,草稿都是描述的短信自身的属性,或收或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跟他的一次/一系列的会话。苹果对这一点的处理实际上我 感到很偏执,尤其是在“全部通话”记录的处理上表现的很明显。我感觉那个位置可以用两个内容不重叠的tab来表现“最近通话”和“未接来电”,而苹果却要 偏执地将未接来电也整合到“全部通话”记录里面,所以用户在一个视图当中得到了相当大的信息量。
    如此看来,苹果的设计理念是人本的,而传统(以微软为代表的,包括yahoo和nokia在内)是以“对象”为本的。微软系的设计理念中,都是是文件和文件夹为处理对象的,给人的感觉是精确和完备,而苹果系的操作则是简单和流畅。然而深受微软系教育的用户,会觉得苹果系并不顺手。人的习惯和心智模型会被 外界环境教育并改变的。关于“人性”和“理性”的问题,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以后可以谈谈。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iPhone   |  类别:信息和交互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