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是UCDChina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
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http://firecacada.blog.16......0722112614505

理想结构与无奈结局

作者:纯银  |   发布: (编辑)kent.zhu   |   时间:2010-08-23 13:14:00 文字大小:- +

若干年前,曾见《霸王别姬》的一名主创人员接受采访说,这片子的编剧、美术、造型、化妆、摄影、剪接、音乐、演员、导演等等,整个主创班底都是当时业内最牛逼的人物,又能全情投入,不成功没有天理。即便换一个导演,电影也能同样放在殿堂里受后世供奉。

作为这句话的注脚,陈凯歌后来拍了《无极》。

在互联网上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呢?当然是人才。什么资源背景,市场先机,都扯鸡巴蛋。最重要的资源只有一项:人才。在项目需要的每个位置上,都有足够数量的,合适的,甚至是优秀的成员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拿产品项目举例,在中型以上的公司,中型以上的项目,通常需要哪些岗位配置呢?

首先是产品经理,或产品总监,他的主要工作有四项:
1、目标规划(研究市场,保证项目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有着合理的阶段性目标)
2、搞定资源(从人员到推广,向公司争取合理的资源供给)
3、协调配合(促使同部门、跨部门之间不同的职能单位紧密配合起来)
4、抓住重点(确定每个阶段每个模块的重点所在,调动力量,亲自督促集中突破)

其次是策划经理、运营经理、技术经理,他们的主要工作也是四项:
1、团队组织(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与任务分派)
2、需求管理(从多方面收集并整理需求,划分优先级)
3、计划进度(根据需求制定详细的分解计划,时间节点,监督进度完成情况)
4、品质保障(控制好每一项计划任务的完成质量)

在经理之下是执行层,执行层分为两级:高级与普通。高级策划/高级运营/高级程序员完成最重要的模块任务,经验不足的普通执行人员完成相对次要的部分。

按照以上的人员梯队配置,毫无疑问能保证良好的战斗力,但现实多半不这么完美。由于人才缺口,产品经理常常要兼任策划经理的工作,哪怕过多投入琐碎事务会挡住视野,降低市场嗅觉,干扰他对方向与重点的判断。在理想结构下,产品经理更应该多做全局性的观察和思考,而不是沉溺于每一个细节——当然,前提是有合适的人来管理好每一个细节。

与此同时,策划经理可能也有苦衷。由于属下缺乏高级策划,自己常常要兼任高级策划的工作,亲自攻克难关。这样的事情做多了,谁来牢牢抓住需求与进度?谁来承担复杂任务的组织管理?他同样也疲劳不堪。

再说到执行层,即便是优秀的策划人员也分很多类别。有人适合做需求明确的功能应用类产品,有人适合做需求模糊感性的社区类产品,有人适合做营销意识强的电子商务产品,有人适合做轻巧而灵活的移动产品。而运营工作更有着内容管理、活动组织、社区关系、资源协作等明显的偏向。你有一些很好的执行成员,并不意味着有一些很适合的执行成员,这个世界上没有万能侠,没有最好,只有最般配与最契合。

这样的一个产品项目,方向未必正确,重点未必清晰,组织计划未必严密,成员特长未必匹配,肯定走得一瘸一拐。如果在策划、运营、技术等层面上压根没有执行主管,那就更加糟糕,产品经理被无休无止的琐事困住,顾大局则失细节,顾细节则失大局,疲于奔命。

麻烦还没完呢,做好一款产品可不仅仅是产品部门内部的事情。如果策划人员的交互设计能力较弱,有没有一个专业的交互设计师专注、及时地配合?有没有适合这款产品美术风格的一到两个视觉设计师专注、及时地配合?有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个产品市场的推广同事,商务同事专注、及时地配合?这些第三方支援对产品的进度、质量、成败也有决定性影响,但常常是产品经理无力把控的,只能对天哀嚎。

反过来看,如果在任何一个产品项目所需的全部岗位上,都有足够数量的,合适的,甚至是优秀的成员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如果这个项目本身的定位又不算盲目,那么你已经有了70%的成功把握。

所谓成功,其实就这么简单。

当然,其实也最不简单。

最近听说毗邻的某公司,一下子又要招500人,深感我们这个行业处于高速扩张之中。这听上去让大多数人振奋,却使我苦恼。高速扩张意味着人才短缺,进一步引发各个项目内部的人才稀释。稍微培养起来一个高级职员,很快就跑去做执行主管了(不管适合不适合);稍微培养起来一个执行主管,很快就跑去做产品经理了(不管适合不适合)。对人才的培养和发掘远远跟不上项目发展需求,更加跟不上跳槽转岗的速度。只要你真是个人才,工作机会无穷无尽,任挑任选;但对于我这样的部门主管,则很难攒到一支齐备而强大的团队。

此时只有三字真言可用:“抢”!去公司内部拼命争抢人才。“填”!自己分心去做其他岗位的工作,填上职能缺口。“拖”!无能为力的时候也只好放慢速度,无奈地拖过去,希望拖到转机出现。

之前我写过一篇日志叫《绑架》,其实,都是一个系列的故事。我在那篇日志里讲了一个“先人后事”的道理。如果一开始就缺乏某些核心岗位的人才,项目必定举步维艰。如果指望着项目启动后再招聘补充这些人才,残酷的现实多半要告诉你:这是一个妄想。最后自己被越走越累的项目拖住,前进乏力,又放不下来。瓶颈在哪里?就在“人才”这里。

我为此设想了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从现实的人力资源出发,包括现有团队的才能与偏好,个人的人脉资源,公司的招聘实力,数清楚手上的人才筹码后,再去考量自己有能力做什么样的项目。当然,你可能数了半天,发现自己只能做点小事,琐事,杂事,非常沮丧,又按捺不住野心。于是一急就要冒险,一冒险多半踩雷……

其次,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要被公司大小,职位高低,待遇好坏所迷惑。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我将去的地方是否适宜自己发展?包括管理文化,项目定位,尤其是招聘实力与团队配置,是否能支持自己做一番响当当的事业?搞清楚,兄弟,你个人的才华在项目成败中影响甚小。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没有人以一顶十。即便你在所处的位置上真是才华横溢,冠绝宇内,其他岗位如果缺乏必备的人才,任何一项重要职能的残疾都足以拖得整个项目歪歪斜斜。这时你能做什么?徒劳无功的 “抢”?三头六臂的“填”?唉声叹气的“拖”?还是望穿秋水,眼巴巴,可怜兮兮地等着一封闪光简历飞进邮箱。

招聘可不是一个靠时间流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最近跟朋友聊天,扳着指头数,如果按照“较好的规模、品牌、受众影响力”为标准,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每年新进入成功队列的项目有没有5个?数了半天,似乎连5个都没有。天啦,每年新发起的项目起码有500个之多!如此高的失败率,只能证明合适的人走到一起齐心协力,这得有多难啊……真是三生修来同船渡。

我曾在微博上讲,最近6年来,我近距离所见大大小小的项目近百,而成功者仅四五例,究其根本原因,竟然全都是“人才缺口”四个字。不论你是VP、总监、经理,不论你有多么卓越的头脑与资历,在多么了不起的公司领多么丰厚的薪水,最终决定成就的,也只能是“人才配置”四个字。别指望靠一人之力组建一个彪悍团队,脱离了整个组织背景的人脉资源与HR支持,得不到均衡的人才供给,强龙也只是条志大才疏的虫子罢了。聪明人大都有舍我其谁,独领风骚的壮志,然而,同伴比职位薪水更重要10倍!

那么,聪明的你,接下来想拍《无极》还是《霸王别姬》?

这与你是不是陈凯歌全然没有关系。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产品设计团队协作   |  类别:设计思想  |  源地址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