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打印 | 字体大小: « »

思考“为什么事先做用户调查是错误的”

attachments/200601/05_095249_0.jpg
前几天在“UE在企业中 – 先动起来”那篇文章中我提了一句“诺曼说过“先做用户调查是错误的””,结果上周有两个人发邮件问我“到底是应该先做设计还是应该先做用户调查?”“怎么理解诺曼的这个说法?”。这几天大家也有不少类似的讨论,现在我实在忍不住要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其实,我当时在那篇BLOG中之所以提到了诺曼的文章,因为我当时的部分观点 是由诺曼的这篇文章中启发而来。

对于先做用户调查是错误的我是这样理解的 ——

1、偶像大师诺曼越来越让我感觉到了他的超前思想,我还在新中国成立的阶段他却已经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那次在还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在一个同行聚会的沙龙中我说到了这样的观点:诺曼让我们经历了《设计心理学》(感官层面(Visceral)、行为层面(Behavioral)),然后又走过了《情感化设计》(反思(Reflective)层面),后来来善于思索的诺曼又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是有害的” 并对这个观点作了澄清说明重点提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在其发展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那么 接下来,他是不是该开始要提出一个:“用户才应该是需求的拟定者和设计者,设计师应该做的只是简单执行” 类似的概念呢。?

因为我理解到他的思想路线目前来说是这样走的: 理性的设计 〉感性的创造性设计 〉对于感性的理性思考 〉 ,
所以 我觉得接下来最理想化的路线下一步应该是“更加理想化的理性思考”。
所以 再补充一下这个完整的路线应该是:理性的设计 〉感性的创造性设计 〉对于感性的理性思考 〉 理想化的超理性设计。
简单的说可以是:为用户设计 〉 影响用户的设计 〉 让用户自己设计

2、但,我们必须回到现实!现实来说我们无法摆脱:“设计师为用户设计,而并非用户自己设计”
不可能走到“用户自己设计”的年代,根本不可能让用户自己设计。哪怕是所谓的DIY,一样也需要先“设计用户”。。

3、看完诺曼的那篇文章以后我感受到诺曼的思想更加现实了许多、更加实用了许多。
我的感觉:对于诺曼最近的一些文章好像不少都被我们理解的偏激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或者什么样的理解扭曲,或者是汉字的文字游戏太多深奥… (虽然他在“情感化设计”之后可能又走到了一个“探索式的思索期”,但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他确切的观点)

4、文章的标题叫“为什么事先做用户调查是错误的”,所以有不少人理解成了:“应该先做设计再做调查”或“设计之前不能做调查”。
我觉得这样的两种理解都是很大的误区,我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可以概括为粗俗的一句话:不要让所有人都等着你的完整“用户调查数据出来”才开始工作,先搞点东西出来比什么都现实。
 
 
有人说这篇文章有点偏、有人说这篇文章过于领先、有人说诺曼有点媒体顾问的味道、有人说这篇文章的说法很切合实际、。。。
我反倒认为:“这篇文章是在给那些古板的学术派上课”,告诉他们“先把事情做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学术的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实际,”
 
 
 
 
这几天也看到了不少人在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对“先做用户调研还是后做用户调研?”各持观点,但意思看来都大相径庭。
交互℃计拿出来了“一篇关于草坪铺路的小故事”来说明他的理解:

引用自
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并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分明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此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没有去做用户调研,而是先做了设计,交付给用户使用后,通过发现、分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修正设计(修路),从而改进设计本身。

然后又对他的理解进行了描述,大致是说到了“有时候用户需求是一个很难去定义或着说很难去完全量化的东西、用户调研的方式应该有很多种、无论是先做用户调研还是后做用户调研交互设计应该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HEWEI在下面给了他这样的回复:

引用自
norman是从产品开发流程上来讨论user experience research的时间切入点;更多的是关注到某一项产品的开发。但是长期的user experience research,以及对以往产品的研究可以衍生到新产品上的开发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一切理论都是建立在实践当中,万万不可迷信权威。对于新生的产品,或者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借鉴的产品,就本文而言我认为norman是没有描述清楚的。就像任何理论都必须有条件限制,如果脱离了这个条件,理论就不成立。(牛顿第一,第二理论也是如此)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来看此文

更多有意思的观点看这篇BLOG的回复部分 ..
 
 

类似其他人的观点还有:

Windy ——

引用自
……
无论怎样做用户研究,设计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并不是用户怎么说就怎么设计,或者用户说要什么就怎么设计,是设计师在为使用者设计,也就是说,不能让用户来设计。
…….
设计师不是在设计草坪,而是在设计草坪中间的穿行小道

MIN ——

引用自
……
这里主要的问题其实是时间。norman的“事先”是指的项目启动之后的“先”,这个时候整个团队已经开始运转,其他人不可能停在那里等可用性工程师去完成费时费力
费钱的用户调查。所以从实践角度来说这种“事先”的调查是“错误”的。
……

更多人的观点>>
 
 
 
 
 
对于“先调查还是先设计的问题”的讨论我是这样理解的:

1、先调查还是先设计的问题争论可类比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2、就目前这只鸡和这个蛋(关于草坪铺路的小故事)来说,看似辨别出了“先有鸡的还是先有蛋”,但实际并非如此..
我理解:"用户踩出来线, 然后根据踩出来的线去修路"实际上也是先做了用户调查,然后才有设计结果。 原因如下:
首先,弄个草坪算不算是“开始设计了”值得商榷。 然后,我认为这个先做出来的草坪其实可以看作“调查问卷”(只是这种调查方式和原始的方式不同而已),
所有:“用户自己踩出来了的线”就是“问卷的统计结果”,然后根据“问卷的统计结果”开始真正去设计和建设那条路。。。

3、如果非要说“先调查还是先设计”我赞成windy说的“产品完成之后的用户研究对于产品的改进(下一个版本)是有意义的。而它对当前版本的意义,。。。。”

4、有人问我“在简单demo设计之前是否需要用户调查?”,我很肯定的说“需要”;有人问我“在项目启动之前时候需要用户调查?”我很肯定的说“需要”;有人问我“在项目过程中和项目完成之后是否需要用户调查?”我很肯定的说“需要”。我补充道:“可能每个‘需要’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在项目启动之前你可能只是'模拟性的思考用户习惯和需求' 从而猜测你的项目价值,但实际上你也是做了用户调查,只是深度和方式不同。。”

5、“设计”和“调查”一定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没有“调查结果”(哪怕是虚拟的)就不可能有设计的开始,没有“设计”也不可能有“调查”的对象…

分类:UCD ,06/05/22 1:06 上午 | 18,548 次浏览 |

网友评论(10)

  1. "5、“设计”和“调查”一定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没有“调查结果”(哪怕是虚拟的)就不可能有设计的开始,没有“设计”也不可能有“调查”的对象… "
    我非常同意,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其实不只是设计和调查之间,整个的工作过程,都是在不断地重复,不断地改善,迭代进行。
    死板的工作流程只是引导人们如何去开展工作,可是如果这个工作流程过于严谨,严谨到足以使你无法开展工作,那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一些调整了。

  2. 我觉得用户调查和设计师设计之间存在是一种“瀑布模型”的关系,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个“调查”的环节,正如白所说,只不过是“调查”的力度,方式不同而已。调查与设计两者都是并肩而进的,两者都相对平衡,不存在哪者先哪者后的关系。

  3. 感受白鸦老师的发散性思维

    关于“为什么事先做用户调查是错误的”,个人认为是Normal教授对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流程的现实思考,Normal注意到因为没有足够的HCI成员是管理者,所以UI designer往往是在接到项目以后才开始设计,而在这个时候再进行实地考察、用户调研、关联性分析,不光工程师无法忍受,估计项目经理也不会支持。因此Normal呼吁道“我们需要在项目开始之前去研究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看看白鸦老师的评论,劈头就是Normal教授的两本著作,三套设计理念,然后又用深奥难懂的词语整理出来了Normal的设计理念的发展历程:理性的设计 〉感性的创造性设计 〉对于感性的理性思考 〉 理想化的超理性设计。我的老天,HCI的理论知识本来就晦涩难懂,白老师话比Normal还要高深莫测,而且这些设计理念的归纳和“为什么事先做用户调查是错误的”有关系吗?Normal只是是在谈设计流程中的现实问题啊。

    接下来白老师更是让人傻眼,摆出了四个设计师不同的评论,让人摸不着北。我觉得,真正的牛人应该是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大家都能听明白,并且印象深刻。而不是把复杂的事情越说越玄乎。“臭鱼的交互设计”就是个简单化的好例子。

  4. 这个理解我很赞成:

    引用自
    关于“为什么事先做用户调查是错误的”,个人认为是Normal教授对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流程的现实思考,Normal注意到因为没有足够的HCI成员是管理者,所以UI designer往往是在接到项目以后才开始设计,而在这个时候再进行实地考察、用户调研、关联性分析,不光工程师无法忍受,估计项目经理也不会支持。因此Normal呼吁道“我们需要在项目开始之前去研究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1、,“老师”这个称呼太不着边了,有讽刺的意思
    2、每个人有自己的思考,BLOG这种东西我喜欢自己写自己看, 我喜欢keso给自己BLOG取的名字
    3、我的思维习惯性东奔西跑 想那么多其实也只是在扩散性的思考。 但这个和列举其他人的观点无关, 列举其他人的观点是让大家可以看到更多人的话
    4、看来我的行文能力确实需要提高了
    5、臭鱼是好样的,我更欣赏他

  5. 写Blog也是一种与用户交互的过程,文字是界面,读者便是最终用户。我认为同样需要easy to use, easy to learn. [11]

  6. YES, 说的对。 需要提高…

    有种嗜好叫抽烟,天天被同屋的姐姐批我污染环境,但还是坚持着抽..

    [14] 戒烟已经进入第三天嗓子很痛苦…

  7. 很荣幸看到白鸦前辈对我这篇文章的思考和解答:)
    把回复放这儿来吧,这样您看会方便一些:

    十分同意你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观点,这个例子经过讨论和反思我觉得用在解释Norman的观点上的确不太恰当;不过就你所说,认为这个例子设计师是“先做了用户调查,然后才有设计结果”(我知道你是在打比方,把它类比“调查问卷”)我觉得也不恰当,因为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并没有与用户进行任何直接的接触,也没有获得任何形式上的统计数据,因此也就不是在做用户调查,那么他是在做什么呢?我觉得,这里用“观察”这个词也许会比较贴切,设计师不是在做设计,因为项目已经是在“交付使用”状态了;他是在“观察”和“测试”设计结果对行人的影响,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做了一个半成品的Demo,并且是已经进入设计迭代过程的第二阶段,准备改良他的设计,为后面的铺路做准备。而最初的那个Demo的设计,也许并没有做任何用户调查,而只是来源于他的瞬间的灵感或过去的设计经验……所以现在看来,这个设计过程中调研的先后次序并不是那么重要,具体怎么做取决于我们当时所面临的项目特征、市场环境、时间和成本等因素,如果一味地钻牛角尖,就会使我们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事实上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陷入了),所以在这里,我对因为这个问题引起争辩的各位表示歉意,同时感谢各位的解答:)

    另外白鸦前辈如果你愿意的话,希望将你的看法发到Google论坛中探讨这个问题的帖子上(很久不见你露面了,呵呵),给予大家更多的思考,谢谢:)。

  8. bice 太客气了, 大家都是在互相学习和讨论..

    你的说法其实我基本上都是赞成的,在你的文章中我也学到了不少

    但你“设计师并没有与用户进行任何直接的接触,也没有获得任何形式上的统计数据,因此也就不是在做用户调查”的说法我不赞同。
    1、用户调查/研究不一定非得“用户进行任何直接的接触”
    2、用户调查/研究更不一定非得“获得任何形式上的统计数据”,数据不是目的 结论才是调查想要的
    3、再搞个“观察”来说这个问题只是把问题复杂化了,我觉得“观察”这个词拿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你说的一个“半成品的Demo”和“设计迭代过程的第二阶段”有点“web2.0时代”大家永远都用BATA的感觉。 :)

  9. 说实话我觉得大部分人对诺曼这篇文章的讨论中所说出来的观点我都是赞同的,因为各自的说法都是有根据的。
    所以如果我们就这个文章如果在讨论下去可能不会有太大意思,说不定结果只有两个词:实用、高效
     
     
     
    我倒是觉得如果可以继续就“关于草坪铺路的小故事”中的问题展开扩散性的讨论(或者说是头脑风暴)可能会比较有意思,
    比如我们可以讨论这些问题:

    1、除了“先铺草坪让用户踩出来路线”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作这个事情?
    比如:(因为考虑到人的道德素质问题)我们不铺草而是用土铺,然后让用户踩 用土的话是不是“踩出来路”的效率会更高了?
    但用土还是得“让铺草的工作等路出来以后再作” (类似于诺曼说的“项目组的其他人需要等你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工作”) ,是不是会耽误整个事情的效率呢?
    而且用土的话是不是又有什么因素影响结果的不准确性?

    2、“先修好草坪再踩出来路”的方法如果非得总结一下 那么应该说他是一种什么样的“需求统计方式”?

    3、合适采用这种方法/方式的实际项目应该具备那些特征?
    用户需求不明确且传统的调查方式不能完成该任务的情况下、产品功能和架构基本确定可以先作高质量原型设计再作交互设计的项目(或者说先做图形设计再作交互设计)、、、 ?

    4、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是有效的?直接的可视化结果是不是比数据量化结果更有效?

    5、用“让用户设计”的方法来统计需求无疑之准确的,但是不是可行性比较小呢?

    6、“主动影响和规化用户的行为”和“满足用户的行为需求”之间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尺度标准去判断其均衡的合理性?
    (直接铺各路让人去走是影响和显示用户行为、让用户自己走然后再修路相对而言应该是一种“满足用户的行为需求”)
    相当于是在问“用设计影响用户”和“让用户决定设计”之间应该用什么尺度平衡?

    7、…

  10. […] 产品规划前期与用户接触的阶段十分重要,不同的调研需求与实际环境,决定不同的调研方式; 完全依赖用户调研来获取产品需求是不可取的,用户调研需要有一定目标或主题作为前提,通过调查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或拓宽已有的思路等;(用户调研在产品开发阶段的讨论:这里) 在了解用户需求时,相应产品特征决定了调研过程中要重视相应的用户反应,比如做“食物”的网站对调研中要更多关注用户的“情绪”层的反馈,(调研子项目的划分?情绪、认识、行为…?); …… […]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