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点系列(一):产品设计师的几个阶段
(这篇文章于2014年4月18号发布在“白鸦”公众号上,是我自己的内心思考,偏“虚”,需慢慢感受。我不想因为一两个实例把读的人带进去细节,所以连举例都没有,干巴巴的“虚”。慎读!)
我认为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师要很勤奋,很聪明,很好奇,很好相处,而且既屌丝又有追求。这样的人非常难找,再加上我又特别挑剔,找个产品设计师也还非得看对方的气场。于是我们这个小团队至今没有找到一些很有经验很牛的产品设计师,只能培养一些有灵性,够聪明,好相处的新人。
最近我发现这些产品新人的成长过程是很有规律的,而且跟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也很像。根据以前我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这几年看大家的成长过程,我发现通常可以分这个几个阶段:
1、纠缠局部。
产品设计更多是一个整体把握的事情,就好像有个美女,到处都粗大不行,浑身都瘦小也不合适。
刚开始做产品设计的时候,特别喜欢利用自己的智商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技巧。于是很容易陷入到局部问题,甚至容易陷入到一个自己的逻辑(特别是技术人员容易陷入自己的技术逻辑)全然不管用户逻辑,死活拔不出来。最后,这个局部处理的非常“完美”/臃肿,整体效果完全没有,全然满足不了真正的需求,仅限于自high。
2、做大做全。
当一个产品设计师进入“用户逻辑”开始考虑问题以后,很快会发现自己很厉害,可以从各种角度考虑各种场景下用户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很有技巧的为每个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和他搭档的工程师是最痛苦的。因为他总是可以举出实际的用户,实际的场景,实际的需求,实际的价值,来告诉你这个功能要做、这个场景得考虑、这个问题得重视、这个判断得加上。最后的结果就是产品整体很臃肿,有用没用的功能超过,用户使用超麻烦,系统BUG一大堆,项目不断延期…
3、死抓核心需求,只做主线。
好产品设计师最强的能力应该是“判断什么是核心需求”,解决核心需求的核心环节是哪些,然后把90%的精力都放在这里,寻找用户最方便、实现成本最低的方案。至于其他边缘问题,边缘用户,边缘需求,靠不但的迭代和优化去解决他。或者,干脆舍弃他。
我喜欢用这样的逻辑来考虑问题:
第一步:明确需求,设计场景。简单来说就是解决什么人的,在什么情景下的,什么需求。
第二步:设计用例,寻找核心功能。通常,用户在解决这种问题会怎么做;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大概的使用过程应该是怎么样的(比如用户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这个时候系统会怎么样,再怎么样,然后得到一个什么结果)。整个用例中核心的环节是什么,核心的功能是什么,比较麻烦的是哪些,比较简单的是哪些。
第三步:根据核心环节,出第一版设计稿。搞定这个,其他的就都是小问题了。一个很好的产品设计师,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先把简单的问题想全面,然后再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但,通常我们不能要求经验不是特别丰富的产品设计师这么去干,因为这么做很容易就掉进坑里。
建议产品设计师们自己判断一下自己在什么阶段,然后有意识的要求自己往下个阶段努力。别觉得你可以一步到位,也别觉得刚从第一阶段到了第二个阶段你还不满意,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而且谁也逃不掉,谁也跑不了,只有经历了,才能跳出来。
我自己也还正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路上。
(2018.11.5追加:关于产品设计,这几年跟着有赞的发展有了更多体会,尤其是2B类产品与2C类产品之间的差异。今年10月份在得到大学的开学典礼演讲上,我提到过这一点。个人用户产品设计一般是切入10%的痛点,直接快速迭代。而商家经营系统是先满足90%需求,在完善中迭代。这一点我们踩过很多坑,感兴趣的可以查看博客文章:得到大学第0期开学演讲:《如何在失败中成长》)
分类:UCD ,18/11/05 3:23 下午 | 11,365 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