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不足与有余 - 两种WEB2.0模式比较之二

作者:谢文  |   发布: (网友)稻草   |   时间:2009-03-05 10:34:46 文字大小:- +

 

 

         有个当过俄罗斯总理的盖达尔06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帝国的消亡”,中心是分析前苏联灭亡的深层原因。盖达尔学者出身,书的架构很宏大,从古罗马帝国的兴衰讲起,反而没怎么讲明白。但讲到前苏联的衰亡因为是局中人,讲的还是有新意的。其中一节讲到的现象很有些意思,好象有点普遍规律的涵义在里面,所以写在这里作开头。

 

         盖达尔和许多专家都发现一个规律,即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长期速度与资源财富之间在统计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负相关。简单地说,拥有自然资源不仅不能保证国家未来的繁荣,而且还极有可能使通向繁荣之路复杂化”(第65页)。他举了很多国家的例子,象伊朗,委内瑞拉,科威特,卡塔尔和尼日利亚这些石油大国,从60年代到上世纪末,人均GDP或者下降或者不增长。整个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从65年到98年的年人均GDP下降了1。3%,而其他中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却增长了2。2%。其原因是因为有资源(特别是石油)开采容易,获利简单且数额巨大,所以国家难以进行体制性的改革,资源红利要么没有用在正地方,要么贪腐严重,钱根本没进国库。真正的国家主人老百姓缺少对财富的发言权,控制权和支配权,因此无缘享受资源带来的好处。一句话,资源丰富阻碍了国家整体的现代化。

 

如果这规律只适用于发展中国家,那就不算普遍规律了。事实上,象挪威,冰岛和荷兰这样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例如挪威,按说过去没发现石油,现在有大量的石油出口,那么出口占GDP的比重应该大幅增加才是。但是过去30年里,这一比重保持不变,也就是说石油出口占GDP比重的增加是以其他产品出口的相对减少为代价的。石油出口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其他产品的出口,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增量。就国家整体而言,并没有从丰富资源中获得额外的好处。荷兰也是如此,60年代发现了若干大型天然气田,结果其他产业的发展反而更困难了。经济学家专门为这现象起了名字,叫做“荷兰病”。对这种病的解释也很简单。因为资源来的容易,开采销售的投入产出比很高,因此投资者和从业人员的回报也就高了。因此产生两大毛病:一是钱往回报率高的地方跑,投资其他产业的钱少了;一是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工资福利水平的提高,更减少了其他产业的回报率。这样,其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了,只好减产休息。但一个国家严重依赖某种资源,一旦资源价格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国家就麻烦了。价格上去了就通货膨胀,价格下来了就社会动荡。盖达尔这话是3年前说的,今天世界的危机正应验了他的话。

 

在非常有限的意义上说,我们干网络的每个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大网站)都在建设一个网络上的社会和国家,那么现实世界中的规律也一定会在网络世界中有所体现。WEB2。0这个玩法给经营者带来什么资源?----互动中的人,其他都是派生的。怎么让这个资源产生收入和利润?----通过用户量和点击量。怎么具体实现?----没有标准答案。MYSPACE和FACEBOOK走了两条不同的路,而且越来越不相同。

 

我在上篇博客说过,观察MYSPACE的首页,它走的是双元逻辑的路子,一个是用户个人的自我生存,展示和互动;一个是直接创收的自营音乐和视频。为了给自营服务在相对狭小的首页导航条上腾地方,甚至不惜干掉原来很热闹的博客,论坛等公共互动空间,把他们打到第2层,第3层去。基于一个局外人的猜想,这个公司地处好莱坞,是世界娱乐业的中心,大东家又是世界最大新闻和娱乐提供商,在网站上引入自营的新闻和娱乐服务顺理成章。毕竟在新闻和娱乐的基础上做广告更直接些,比推销那些说不清楚性质,有时甚至不干不净的互动页面容易多了。但是,这个双元逻辑是相克的,一个是从用户个人出发的生活逻辑,一个是从运营商出发的商业逻辑。必须找到一个办法,让两个相克的逻辑相容互补,相得益彰才好。让千百万需求不同品位不一的用户统统按一个商业逻辑生活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原来的标准化大路货的商业服务变得个人化,个性化,智能化。在这一点上,MYSPACE还没有找到(至少没有看到)破解方法,因而直接导致了新闻和娱乐这个强大的公司资源和由这个资源带来的巨额收入削弱了个人的自我生存和展示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点店大欺客了。在这个没做好的双元平台上,人变得日益渺小,服务变得日益强大。按行话说,从2。0出发,回归1。0了,而在1。0的世界里,MYSPACE的竞争者就太多了。这样做的另一个副作用是网站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能力被削弱了,因为它的主营业务的美国文化色彩太重,缺少2。0所带来的那种多样化和用户自创的空间。形象点说,MYSPACE成功地建设了一个美国网络大都市,所以它的流量70%来自美国,但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就乏陈可言了。正象开篇所说,资源丰富与社会成长成反比。

 

相比之下,可以说FACEBOOK成功地建设了一个世界网络大都市,它的流量70%来自美国以外,在20多个国家都是排名前5的网站,其中既有英法加意西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土耳其,埃及,智利,尼日利亚,印尼这样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要知道,它还没派一兵一卒到国外呢(听说欧洲分公司快开张了)。即使在中国,FACEBOOK也排名第69,而它并没有在中国直接投过一分钱。分析FACEBOOK的首页,它坚持的是WEB2。0的核心理念,即平台的一切围绕互动中的人展开,其他统统算做应用打入另册。例如,象PROFILE,隐私管理,FEED和共享这样2。0的核心机制,它不厌其烦地一改再改,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发挥其最大功效。而对其他应用,哪怕是它自己花了大量心血做成的,则一概放到平台之外,听其自生自灭。

 

对我这个的WEB2。0热衷者来说,FACEBOOK的这些追求我大致是赞成的,但多少也觉得它是不是太原教旨主义了,有点走火入魔,至少说它过于简单化是不冤枉的。因为FACEBOOK是从会友出发,所以后来虽然意识到交友的重要性,加了点朋友推荐的机制,但并没有在给陌生人相识相交提供什么象样的机会和空间。它原来在导航条就没有MYSPACE曾经有过的博客,论坛这样的公共交往空间,后来又把群组这样的群体交往空间取消掉,打入了第3层次。丰富多彩地全面社会生活在FACEBOOK被简化成了主要依靠所谓即时信息流(LIVE STREAM)和生活信息流(LIFE STREAMING)引发的互动,多少有点没话找话的意思。反之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却被淹没在滔滔不绝的行为信息海洋里,对用户形成了不小的信息筛选负担。进而言之,在现实世界里,通过工作学习生活的全面体验而产生的互动乃至交友的主要途径,在FACEBOOK目前的架构下,体现是不完整不充分的。也许这和创始人是20来岁的大学生,生活形态相对单纯有关系。结果,对互动机制和互动信息的滥用,反过来削弱了成功互动的机会。为互动而互动怎么看也有点做作。

 

大概是FACEBOOK也意识到了类似问题,所以不断地改版。看了它昨天预展的新首页,发现3大新功能都和改善上面我说到的问题有关。第一个是新添了信息筛选机制,可以让用户自主选择推送哪些朋友的哪些行为信息。这样就部分减少了垃圾信息的传送。第二个是新添了推送选择过的朋友信息的即时性,这是从TWITTER那里学来的。第三个是加强了自我展示在信息推送中的地位,通过共享的方式确保在朋友那里,你花了力气写的博客,发的照片之类的有意之为不会被大量的无意之为淹没掉。当然,这些改进还不够彻底,最终还要靠智能化的行为判别来解决。否则,FACEBOOK充其量只能是最好的网络沟通互动平台,离最强大的网络生活平台还有很大距离。

更多
打印  |  相关话题:社区是怎样形成的   |  类别:产品市场

UCDChina的书

《UCD火花集2》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3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UCD火花集》封面
UCDChina编著,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JunChen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网页设计解析》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周陟著,定价62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赢在用户》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9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用户体验的要素》封面
UCDChina团队成员Angela译,定价25元
从卓越网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